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哉乎矣 > 第1章 少年篇第一

第1章 少年篇第一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阿手!”

“阿手!”

河畔垂柳下,一名探身向水中的六歲的男孩本來沉浸遊戲中,聞聲急忙起身。

“阿手!”接連又是稚嫩一聲。

男孩趕緊轉過身子,頂着那縱使在柳樹陰影下仍被正午日頭并河水浮光晃得赤紅的小臉,一雙眼睛似舀起兩汪河水,與水波一色,眸中灼灼似星落。眼時男孩的一雙半舊鞋子早被甩在堤坡上,雙袖绾至肘以上,褲管绾至膝以上,卻仍糊滿濕泥,從手至臂,從足至胫,更似才采挖出來的蓮藕一般,一隻小手緊緊攥牢什麼東西,隻留半截身尾在外,仍不屈扭動着。男孩剛要開口說話,忽覺被水珠迷住眼睛,擡手背就擦上去,卻畫了滿臉泥花。男孩不管不顧,順聲音開心跑上河岸,一連高聲喚道:“幹什麼去了?等你這半天也不來,快看看我抓住什麼。”

對面出聲呼喚他的也是一名男孩,比這個“阿手”高出半頭,身形卻更細,渾身裝束更為整齊。看到夥伴急迫的神色,他也不動,隻是低聲喃喃道:“我要走了。”

阿手當即拉住對面孩子衣襟,不解問着:“你不是才出來?可是你娘又罵你了?”

“我要去了,今後再不住這裡。”

“去哪裡?”

“我叔父來接我了。”

“你娘怎麼辦,也一起去嗎?”

“嗯。”

“那你,可還回來?”

小夥伴扭轉頭看看身後,再難回答。

阿手原本一顆心思都在夥伴身上,這才注意到,原來夥伴的身後還跟着一位大人,應當就是所謂的“叔父”。那大人扶着孩子肩膀,輕柔喚一聲:“走吧。”男孩聽話,順着大人的手依勢轉過身子,順從跟随大人離開河岸。

阿手在他們身後追着大喊一聲:“小感!”

那一大一小頓住腳步,小的扭頭看一眼阿手,旋即又被大人拉着衣服帶走了。

阿手看着對面的一大一小并排行了十數步,登上一架等在路邊的馬車,那大人上車時歪頭對車夫吩咐些什麼,車夫當即揚鞭驅馬,馬車緩緩而動。馬車順大路朝前走,阿手仍舊赤腳立在原地,雙拳緊攥,拳裡小小生命漸漸沒了動靜,他也不顧,目光一直追随馬車而動,身子一直跟随目光而轉,直至一排大樹擋住視線,馬車行至大樹那邊,再看不到。

他小小腦袋琢磨不明白這裡面的緣故,隻恍恍惚惚憶起:一年前,仿佛就是這樣一架馬車,從那行大樹下走出來,馬蹄的的,順着大路走過他的面前,未做停頓向前而去。此乃縣城的一條主道,每日經過的車馬不計其數,那架車也未見稀奇特别,阿手卻覺得心底似受感召,招呼夥伴不再玩耍,亦追随馬車而去。

馬車終于在一處大院落前停下。阿手認得這座大院落,在縣城裡它是最大的一家,百姓皆呼“秦家大宅”,日常總是大門緊閉,極少見人進出,神秘異常。倒是秦家大宅東邊,緊挨着大宅的一座略小的院子,才是阿手日日必去的。大人們都說,那是秦家花錢辦的書院,也是他家花大價錢從外面請來的曲先生。大人們還說,那曲先生可是中過狀元的,極有本事,跟着他的學生中還真有中舉的,成了縣城裡一件天大的好事。從那之後,跟着曲先生的學子越來越多,再後來,曲先生不止教授舉業的學生,開始招收啟蒙的小學生。

本地孩童不須繳納學資,隻要回答得出曲先生問的幾個問題,依着曲先生的要求寫一篇字,曲先生聽過看過,說你有悟性,是個讀書的料子,便能進去學堂跟曲先生讀書,被曲先生挑剩下的隻能去縣衙旁的公塾。就在去歲開春,剛滿5歲的阿手也跟着父親去了學堂,父子倆特意換上過年時才裁的新衣。父親還攜了好大一個包袱,進去就把包袱放在門口地上,實在是房間裡除了曲先生手旁的一張書桌,其他地方都被大小包裹擠滿。阿手在家跟着父親學過幾句經典,不算多,難得在曲先生面前賣弄一番,又被曲先生要求立在桌旁寫了十來個字,曲先生邊看邊拈須點頭,擡頭時似不經意瞥到他家帶來的包袱,打量他父子一身穿戴,手撫阿手頭頂,和藹道:“後日來上學吧。”阿手自此留下。每日上學放學,學堂前最是熱鬧無比,可那些孩童再如何吵鬧追逐,也隻敢在學堂大門裡外,秦家那邊空寂瘆人,孩子們萬不敢過去。

數日前,秦家大宅終于來人,似乎還有些别的不尋常事,布置得亦是熱鬧遠超尋常卻不好看,落在本地人閑談中,很是值得咀嚼玩味。阿手不論在家在外面都聽大人說過,他未曾着意。不管秦家有天大的事,都與他無幹,學是日日必上的,功課是日日必做的,挨曲先生打罰必是無人替的。

今日,也是托秦家來人的福氣,曲先生難得告假,留下幾名小厮看守學堂裡數十孩子,許他們自行溫習功課,卻不過白白叮囑。那些孩子正在啟蒙年紀,最是淘氣無比,見曲先生走了,小厮不能約束,誰肯安心留下。阿手聯絡上素日要好的兩個,貓腰潛出學堂,直奔素日最喜歡的河邊淺塘。三人本來玩得開心,不料阿手被馬車吸引去注意,那兩個被阿手吸引去注意,遊戲無奈中斷。

阿手他們三個一路尾随馬車直至秦家大宅門外,看見往日空蕩蕩的地方一下子變出好些人,有的進進出出搬東西,有的隻是立在門口,還有的簇擁着方才的馬車。三人觀望間,就見從車上由人攙扶着出來一名婦女,瘦瘦弱弱,手挽手牽着一個比自己年紀略大的男孩,兩人都是滿身的白衣,頭纏白帕,一前一後下車,并排往裡走。

孩子們一時忘卻别的,紛紛好奇跟上前,忽聽那邊高起一聲吆喝:“哪家的孩子,莫要過來!”三個男孩吓得立在原地,卻看白衣男孩聞聲轉頭,回望他們一眼,旋即又轉回頭,跟着其他大人一同進門去了。

阿手靈機一動,帶領夥伴轉身繞進學堂,先遠遠偷瞟一眼屋子,裡面仍未有曲先生的身影,許是還未歸。屋子裡除卻素來老實的幾個趴伏桌上,低垂着頭踏實抄書,幾名小厮在書桌中間來回穿梭,負責斟茶遞紙,其餘孩童影子也不見,阿手三個放心直奔後院。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