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測日志//崔熵衡
日期:2024.04.02
記錄:
實驗對象:宓煦卿(拒絕合作後72小時)
數據異常:其CERN門禁記錄顯示連續三次在02:17-02:34進入低溫實驗室。
假說:試圖重構魏格納朋友實驗的量子版本。
行動:向《Physical Review Letters》匿名舉報其數據選擇性披露行為。
附加計算:預計激怒概率89%,主動聯系概率67%,合作意願提升至43%。
2.1.量子擦除者的午夜儀式
宓煦卿跪在CERN的-271℃實驗室地闆上,用液氦冷卻的納米探針在矽晶圓表面雕刻馮·諾依曼測量算符。
他的黑發結滿霜,像被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凍住的星雲。
“第七次疊代。”他對着錄音設備說,聲波在超導腔裡産生駐波,“觀測者崔熵衡的神經特征參數已嵌入随機數生成器。”
屏幕上的量子比特突然糾纏,生成兩個完美鏡像的波形——
左:宓煦卿的腦電波頻譜;右:崔熵衡三天前演講時的瞳孔收縮數據。
機器發出蜂鳴警報。宓煦卿笑了,牙齒在藍光中泛着冷調。
“果然。”他擦掉嘴角滲出的血絲(低溫導緻毛細血管破裂),“你的生理反應是我的隐變量。”
2.2神經科學家的報複函數
同一時刻,崔熵衡在MIT的核磁共振室裡往自己靜脈注射錳基造影劑。
“準備記錄。”他對助手說,同時将宓煦卿的論文投影到MRI艙頂部,“我要證明他的量子意識理論隻是前額葉的過度拟合。”
當造影劑流經杏仁核時,崔熵衡開始默誦宓煦卿最著名的方程:
|Ψ?=α|Observed?+β|Ignored?
儀器突然爆出尖銳噪聲——他的海馬體出現了量子退相幹圖譜中特有的幹涉條紋。
助手驚恐地拍打觀察窗:“教授!您的腦脊液在發光!”
崔熵衡盯着實時成像圖,第一次感到某種超出微分方程的情緒。
“……”他拔掉針頭,“重做實驗。換掉所有宓煦卿引用過的參考文獻。”
2.3 學術界的暗物質戰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