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賢後”上位指南 > 第9章 第九章

第9章 第九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轟動隻是一時的,過日子誰家不是細水長流。

王守忠和郡主回來,隻有第一天讓晚輩停了課,長輩特意等,其餘時候還是照常運轉。

忙過了王守忠的接風宴,緊接着就是五姑娘的拜師宴。五姑娘是無名小輩,孔姑姑可是大名鼎鼎,郡主說要把人接到王家,老太太還未有微詞,老太爺已經連連點頭隻說好。最後孔姑姑還是隻答應有個落腳的小院兒,平時是不住在這兒的,孔姑姑在東善街自己買了套院子,人家孔家有錢有名,不差這一絲半點。

說到這個五姑娘就覺得服氣,老太爺自己答應了要給請師父,結果請了大半年沒請來,如今師父被她娘請來了,他是怎麼有臉說:“讓姐妹們都跟着去吧,都是一家子。”

五姑娘這丁是丁卯是卯的脾氣,差點就當場頂牛了,還是郡主穩得住,道:“父親說的是,我原想着也是這樣,大姑娘出嫁在即怕是學不到什麼了,但能在孔姑姑跟前兒鍍鍍金,日後在婆家也是個談資。”

王老太爺滿意得點頭,“不管學多少,隻要肯學就是。”

郡主笑着奉承王老太爺慈愛。等回了東院,五姑娘留忍不住問:“娘,為什麼要讓姐妹們都來讀書啊?”

“姐妹們都來不好嗎?你一個人上學多孤單啊。”郡主笑着道。

“以前我也一個人上學啊。”五姑娘說的是跟着男丁一起學習。

“不是有你幾個兄弟嗎,怎麼就一個人了?五兒啊,人呢要大方,娘不是讓你瞎大方,可是堂姐妹們都姓王,她們是你的親人,平日裡是你的良伴,日後是你的援手,與她們親近也是應該的啊。更何況娘是長嫂,長嫂照顧整個大家更是理所當然。”郡主緩緩得給五姑娘講道理。

五姑娘一臉懵逼,不會吧?我不會是掉到小白文裡了吧?為什麼郡主娘一下子如此單蠢了,我看孔姑姑還挺有智慧的啊,人以群分,能和孔姑姑交友,自身智商不會太差吧?在宅鬥文裡講大方,會被弄死吧?

五姑娘一臉擔憂,郡主還莫名其妙呢,“五兒,瞧你這小臉兒皺得,想什麼呢?”

“娘,你是說我應該和姐妹們好好相處嗎?大姐姐以前還說我壞話呢!”五姑娘做童稚狀。

“那大姐姐給你道歉了沒有?”

“道歉了。”那是因為她娘回來了她才道歉的,早兩年這樣的是大姑娘可不少幹這種事。

“是啊,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你大姐姐道歉了你就原諒她吧,女孩子要大度,知道嗎?”郡主引導道。

“知道了,娘。”五姑娘一時之間不能理解,畫風怎麼就變了。

“知道就好,回去好好歇着,明天是你的拜師禮呢。”郡主打發了五姑娘。

郡主自己看着桌上的賬本皺眉,管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劉嬷嬷給郡主上了茶,繞到身後給郡主揉肩膀,一邊揉一邊道:“老奴瞧着姑娘還愣着神呢。”

“嗨,她一小孩兒懂什麼,先前我不在家裡,讓她學歪了,如今正好扳過來。”郡主笑道。

“姑娘聰明伶俐。”劉嬷嬷贊了一句。

“就是聰明才糟糕呢。聰明本是好事,悉心養着,等她大了,見識多了世事人情,通透煉達了,這份天生的聰明就能變成成熟的智慧。可如今她是小聰明,遇到問題的時候憑着小聰明避過去了,日後自然就倚仗着小聰明過日子。如此用多了陰謀,格局就小了,孔姑姑既然說她心志高,那就要教她配得上這份心志的為人處世之道。”郡主和心腹劉嬷嬷自然要交底,她若有什麼看顧不到的地方,還需劉嬷嬷提點。

“郡主想的周到,姑娘是該養成堂堂正正的性子。”劉嬷嬷聞弦歌知雅意。

“嗯,日後不要讓那些後宅陰私擾到她,不是她這個年紀該學的。”郡主再交代一句。

“若是姑娘聰慧自己看出來了?”

“既然聰慧就該明白,大河之水浩浩湯湯,方為正道;城外的麗渠如何幽深豔麗,終是偏門。”郡主目光堅定,胸中有數。

“姑娘是不該操心這些,老奴明白了。”劉嬷嬷點頭,道:“老奴隻得多想兩遍,郡主真要讓家裡的姑娘都拜孔姑姑為師嗎?”

“嘁~”郡主嗤笑一聲,“安柔有那麼掉價嗎?就是我同意,安柔也不會答應,讓家裡姑娘跟着學,沾染些正氣,别一天到晚盯着後宅小小四方天就是。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安柔是我給五兒費心請來的良師。”

在郡主心裡早就打算好了,隻是這些背後的陰謀鬼祟,郡主認為不該讓五歲的小姑娘知道,她就該傻白甜的過童年,等長大了,能分辨是非善惡了,再告訴她陰私手段,不然把人的性子養歪了,可就毀了她一生了。

後事果然如郡主所料,即使王老太爺親自出面,也沒讓孔姑姑答應多收徒弟。能順便教導幾個女孩兒都是看郡主的面子,王老太爺認為郡主是盡力了的,不但不會埋怨,反而又送了些東西給郡主,多謝她為王家籌謀。

五姑娘看了這一系列轉折,倒覺得學到不少,若像她那麼莽撞直接和老太爺頂嘴,豈不是把事情都弄糟了了嗎?

郡主沒有教導的意思,可言傳身教已經是了。

郡主不但請了名聲在外的孔姑姑,還又請了幾位教養嬷嬷,王家原本就有教導女子針線、規矩的嬷嬷,如今多請幾位來,姑娘們的份例也有增加,這些姑娘真真是一腳擡八腳邁,千金小姐的排場,得了阖府稱贊。大約唯二不高興的就是二姑娘和四姑娘了吧,郡主對女子寬容慈愛,但也明确的分出了嫡庶,庶女的份例比嫡女的少,二姑娘和四姑娘也是知事的年紀,往常大家心裡有數,可也沒挑明了說。即使總體說來二姑娘和四姑娘的物質份例增加了,但兩位庶出姑娘難免有些尴尬難堪。

不過兩位妯娌可對郡主感恩戴德,她們自己為着名聲、為着兒女還要裝個大度,不過看三房都是嫡長子先出世,就知道兩位妯娌也不是沒本事的人,隻是她們不敢、不願這樣正大光明挑明了。

庶子庶女和嫡子嫡女區分開來,嫡妻拍手稱快,男人們也覺得理所當然,也隻有不靠賢惠名聲過活的、身份尊貴的郡主敢來這麼一下。郡主這一手陽謀,五姑娘表示獲益匪淺。

拜師之後,五姑娘就不跟着男丁們學習了,文課專門由孔姑姑教導,其他功課跟着姐妹們和嬷嬷學。

這天,孔姑姑上完課正準備回去,五姑娘提了一件事兒——取名。

“五兒為何想給自己取個名字?”孔姑姑并沒有詫異的模樣。

“有了名字才好區分啊,不然天下這麼多五兒,誰知道叫的是我。”五姑娘無辜的笑道。

“在王家隻會有你一個五兒,你若是出門交際,旁人會叫你王家五姑娘,他日你出嫁,自然冠夫家姓氏,日後你會是老夫人,即便是聖旨禦筆,也沒有提到名字的機會,又何必取呢?”孔姑姑毫不留情的點明白。

“家中兄弟都有名字,我也想有一個。”五姑娘有些尴尬,她實在是不能習慣拿排行當名字,甚至一生沒有自己的名字,全是别人的附庸。

“所以,你是想和男子一較高下嗎?”孔姑姑臉色有些嚴肅。

“不,不,女子也可有有名字的啊,娘也有,師父也有。”五姑娘有些慌了,難道這又是什麼她不知道的規矩?

“女子的名字可有可無,家裡給取就受着,不取也無傷大雅。”孔姑姑淡淡道。

“是,師父。”五姑娘有些氣餒。

“不如你給我說說給自己取了個什麼名字吧?”孔姑姑仿佛漫不經心問道。

“朔。”

“哪個朔?”

“月一日始蘇也。”五姑娘有氣無力的答道。

“嗯,用功了,都讀到《說文》了,好,日後也要如此勤勉。”孔姑姑算是贊了一句,五姑娘行禮告退。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