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靈手傷稍好,就提出要回去唱戲。
“不用。”王大當即拒絕,話剛出口,又覺得太過生硬,轉頭看向王阿爹。王阿爹敲了敲桌子,笑道:“好好養着,傷筋動骨一百天,不着急。”
王靈努力勾起嘴角,笑道:“正好,我還要去王郎君府上。”
王大順着話題問道:“阿枝還要去嗎?”
“看她的。王家老夫人喜歡阿枝機靈,倒也是好事。”
“好事,好事,且讓阿枝去吧。”王阿娘迫不及待把事情拍闆定下,往日待阿枝比幾個兒子都好,那是因為阿枝是家裡台柱子。如今王阿娘隻有待阿枝更好的,在高門内宅裡行走,比野草班子裡抛頭露面高貴太多了!
王阿娘看在每日高貴的通寶份兒上,巴不得家裡人都去内宅讨生活。
王靈帶着阿枝又去了王府,回來的時候,卻見家中多了兩個瘦巴巴的小男孩兒。
“你們是幹什麼的?”王靈皺眉問道,家裡許久不見這種瘦得一把骨頭,枯黃的頭發粘在頭皮上瘦猴子。
王三把他拉進屋裡,小聲道:“阿爹阿娘買的,今兒人市上來了一撥人伢子,阿爹挑了這兩個。聽說是人伢子在戰場上随意撿來的,沒費半個通寶,一人一個雜糧餅就帶回來了。阿娘五百個通寶就買了這兩人,說是要養着日後上台。”
“哦~”王靈漫不經心應答一聲,看來王阿爹還是把他的話聽進去了。王家隻有這麼幾個人,實在撐不起一個戲班子,尤其是有《關大王》這樣,能唱一輩子的大戲。
心中不知是受重視的歡喜,還是受排擠的苦悶。這等大事,家裡也沒和他漏半點兒風聲。
吃飯的時候,王阿爹宣布:“這兩人是小六、小七,日後就是咱家的孩子了,你們都要照顧着些。”
“阿爹放心,我會照看他們的。”王大拍着胸脯保證。在戰區掠賣而來的孩子,能有什麼好底子。女孩兒早被哄搶一空,隻有半大的男孩兒僥幸沒餓死,更幸運的走到尚在和平的安樂之地。
“老大就是有做兄長的氣派。”王阿娘笑贊一句。
他們平民百姓,按律是不可以蓄養奴婢的,不過若是收為養子,那就沒問題了。他們這等人家的養子,和正經拜過祖宗、請人觀禮的養子不一樣,拜過祖宗那是真兒子,日後捧番摔靈,給父母養老送終,家中産業也有他一份。這等嘴上說說的,不過是奴仆的另一種稱呼。
這不,王阿娘嘴上說着,“到了自己家,老身就把你們當成親兒子。”手上分飯的時候,仍舊隻給他們大半碗稀飯,家裡人都是滿滿的,王大的飯碗還冒尖兒呢。
新鮮出爐的小六、小七也沒有怨言,膽怯說了句“謝謝阿娘”,端起碗隻管往嘴裡倒東西。小六、小七那動作快的,真是倒,都省略的嚼的動作。真逃難過的王靈知道,這是抓緊時間把食物塞進自己嘴裡養成的習慣,亂世的日子,太難。
他們吃得那樣快,吃完了也不敢說沒吃飽,隻把自己的碗幹幹淨淨舔了一遍,就乖乖坐着,眼巴巴看着。
餐桌上,隻有阿枝和王三面露同情,王大拉了阿枝,王靈掐了王三一把,兩人又乖乖低頭,把腦袋埋進飯碗裡。
王阿娘滿意的笑了,她已準備好,若是哪個不長心眼的蠢貨把自己口糧騰出來,她下頓就少分些,反正都吃不完,還有閑心裝慈善不是?
吃過哺食,阿枝像往常一般收拾碗筷去洗,小六、小七趕緊站起來幫忙,連連道:“阿姊歇着,我們去,我們去。”
阿枝看了王阿娘一眼,見她默許,才道:“那你們小心些,鍋裡溫着水,不用再燒柴了。”
小六小七把碗抱進去,王阿娘才小聲道:“我家阿枝最會過日子。放心吧,柴房我都鎖了,他們不敢燒柴。”
“他倆住哪兒啊?”王大這才問道,買人的時候爽快了,現在安置成了問題。
“就睡竈間吧,等過些日子,調/教出來,再讓他們睡柴房。”王阿爹拍闆。
王靈對這些家長裡短沒興趣,他回屋換了衣裳,再出來的時候,堂屋裡的人已經散了,隻有竈間還有窸窸窣窣的響動。
王靈站在門口,隻見小六和小七正在舔碗。那碗上再也見不着一絲油腥,才放進水裡。
“咱們來對了,有飯有菜,菜有還有油呢。”
“就是,還讓咱們上桌。我剛悄悄聽了,讓咱們住竈間,多好,有火呢。明天我早些起,多撿柴火,大頭給家裡用,小的我們晚間總能用些,再不怕凍死了。”
“對!你撿柴火,我去挑水,阿爹阿娘真好,阿姊也好,還給我們用熱水洗碗呢。你說待會兒多燒些熱水,等得爹娘兄姊們用完了,咱們也洗個熱水澡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