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镂塵寶器錄 > 第9章 第九章:三日之約

第9章 第九章:三日之約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先帝膝下單薄,唯有二子一女,太子與澄王為一母所生,如今太子登基為帝二人關系也依然親厚。

喬世子雖為妾氏所生卻是澄王府獨子,澄王老來得子,把喬世子捧在手心嬌養長大。

喬世子才華斐然,自小在宮中與衆皇子一同讀書,雖未及殿試,但弱冠之年已過舉人。

前年年元宵雅集又以一首《望海潮》斬獲詩會魁首,赢得京都貴女紛紛傾心。

一時間風光無量,媒人都踏破了門檻,世子也隻說心思全在科考,閉門苦讀不肯相見。

拒絕了好意也沒忘照顧到各家各府的面子。

世子命人好生招待上門的媒人,又讓府裡的下人帶着他親筆書信逐一送往各府邸感謝為他傾心的貴女,祝福她們早日覓得佳婿。

行事妥帖周到,為人謙遜有禮,喬世子是個名副其實的芝蘭玉樹貴公子。

為他能安心科考,澄王甚至買了一處宅邸允他分府别住,非各節慶不許族中親人叨擾。

人不來,銀錢服飾确是從澄王及親族内流水般不斷送進喬世子府,極盡寵愛。

父子關系不斷為京都人傳頌,令人豔羨。

當朝皇帝感念澄王一家親厚,親手寫就世子府牌匾,挂在喬世子住所。

筆法蒼勁,行雲流水,路過世子府之人皆駐足觀看。

文故知與俞蘊二人此時就站在這塊匾下。

俞蘊身上衛烏使制服還未來得及換,來的匆匆,她隻批披件官綠色披風将官服繡文嚴嚴實實遮蓋在下方。

出了昨夜那檔子事,喬世子府已經戒嚴,大理寺官員往來匆匆,應是仵作在内查驗喬世子屍首。

尚器監典冊院與外界各部沒什麼往來,守門人認她腰牌,卻不肯放行。

隻說沒接到尚器監典冊院協辦此案的通知,要拿聖旨來。

文故知上前攀談,不論如何說明情況又搬出俞泊峤與那紅袍官員來,守門官兵就是不肯松口,到後面幹脆把頭一扭,權當聽不見他說話。

無奈,辦事講究規矩章程。

諒你是什麼禁軍統領、衛遣司司卿,沒有聖旨和文書就是進不去他世子府大門。

俞蘊犯了難。

她尋常與器靈打交道,與衛烏使打交道,卻不怎麼有機會在院外與其他部門合作事務,受培訓的禮儀規矩也全圍繞着尚器監典冊院,走的是合理合法的明路,現在明路走不通,要她去想辦法弄來一紙文書放二人進府,一時間想不出該找誰。

遵循經驗,她提出要回院裡找俞泊峤。

“不成,俞院長昨夜在大殿上惹皇帝不悅,現在去要聖旨隻怕沒那麼容易,就算要的來,進宮手續反繁複一來一回幾個時辰,早誤了調查時機”。

文故知似是看出了她的打算,沒等俞蘊開口,先搖頭否定了這條路子。

他盯着那塊牌匾若有所思,半晌想到什麼,眼神一轉,他神色裡透出狡黠。

一個翻身上馬,他勒了勒缰繩,示意俞蘊跟上。

“走,我們去澄王府”

.

.

.

.

.

.

“是你們”

文故知和俞蘊跨越半個京都抵達澄王府邸時澄王還在休息,他虛弱的躺在榻上,由仆人扶着他喂一碗參湯。

房内窗戶虛掩,藥味撲鼻,澄王神色憔悴,說話間仍在不停咳嗽着。

若非親眼所見,實在很難将眼前這個憔悴蒼白的老人與當朝位高權重,炙手可熱的澄王聯系在一起。

一直等到那碗參湯都見了底,澄王才恢複了幾分精神。

他靠着軟枕坐直了身子命人為俞蘊和文故知賜座,屏退左右,隔着一道屏風,他期待似的微傾身開口問道。

“不知二位到來,可是已有我兒遇害線索?”

這一問,文故知一路上在腦海中預演了多遍的話術在這發抖的聲線裡被撞得粉碎,他張張嘴又閉合,遲遲沒能問出話來。

俞蘊見他沒回話隻得頂上去,姿态謙和,語調輕柔,卻也垂下眼不敢回應老人眼裡的希冀。

“回殿下,還未有結果”

“這樣啊”

沉默片刻,老人自嘲似的輕笑一聲,聲音比之前又弱下幾分。

“也是,陛下松口願意查就已經是天恩,如何奢求幾個時辰内有結果”

見澄王提起陛下,文故知想起昨夜殿上的種種,如坐針氈。

如果澄王也認定世子死于禁軍之手,别提出手相助,就是當下把他扣在澄王府裡先斬後奏想必也不會有什麼問題,那是順了皇帝的心意。

禁軍人微言輕,現在為着尚器監典冊院遇襲與喬世子之死之間疑窦重重似有聯系,這才為他争取到一線之機,現在俞蘊在這,若是澄王又因為殿上之事遷怒于她,恐怕喬世子府的線索還沒開始追查就得在這裡斷了。

文故知餘光瞥了眼俞蘊,見她沒什麼反應,便搶先開口打斷澄王的思緒,想快速拿到文書離開。

“不願叨擾王爺靜修,我們來此是為了向您求一紙文書,好進世子府查看世子房間,和屍......世子情況。” 他說到。

澄王與他們所在位置隔着一扇會客屏風,看不見二人話語間的神色。

聽了文故知的請求,緩慢的,澄王下床推開虛掩的窗。

澄王府雖大卻并不過分奢華,比起京都貴族富麗堂皇的府邸,這個府邸顯出一種幽靜典雅的氛圍。

澄王所居住的屋内家具器物古樸精緻,黑胡桃木地闆反射着晨曦的柔光,書架并立,香爐生煙。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