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核能早就發展到能将任意物質轉化為能量了”光束感慨地說,“那麼是誰?為什麼要隐瞞這個秘密呢?”
光束聳聳肩,“我不知道。”
事件已經過去很多年,但有些秘密是永遠不會有答案的了,就像你們當今社會上的某個政策一樣,如果它被良好的執行了,那會有很多人站出來說自己在怎樣一個時間點因為什麼機遇産生了這個點子,還會有另外一些人繪聲繪色地描述自己在執行中可歌可泣的事迹。而一旦證明這是個糟糕的決定,那就沒有人認領了。更可怕的是,政策也許來自某個間諜的可怕陰謀。現代人很少會真的相信陰謀論,這主要是因為他們是現代人,忘了去看看自己祖先中那個叫做鄭國渠的故事。
石頭保護
這一章節的第二個小節叫“石頭保護”,為什麼叫石頭保護,不覺得拗口嗎?
你覺得環境保護拗口嗎?
和遠古祖先不讓砍伐木材作燃料一樣,雖然現在核技術下普通人都能用石頭來作燃料,但這是不允許的。原因嘛,據說這樣會破壞星際物質的穩定,所以現在有個名詞叫“石頭保護”,就像遠古地球上的環境保護一樣,每塊石頭都像每棵樹一樣被保護了起來。很難說這是不是又一個陰謀論,畢竟地球上實行環境保護的時候,巴西和印尼的雨林仍然在大片大片的被砍伐消失,一方面是環保人士主張的氣候破壞理論,一方面是當地政府首先要讓人活下去的更有理的理論,那個時候氣候環保理論也被認為是陰謀論中的一種。千萬年過去了,随着對其他行星的開發,破壞雨林謀生已經完全被放棄,人們紛紛加入星際殖民的行列,植被對氣候的影響已經無從印證,不過所有飛船上都仍然種植有植物,即使飛船上的氧氣主要來自人造系統。
不管怎樣,自從能量爐事件之後,星際聯盟興起了石頭保護的理論,光束他們的工作從此又多了一項,那就是監察各地的物質總量是否正常。在星際聯盟這個計劃的名字叫做“物質保護”。依據的理論是宇宙中的物質不可肆意消耗,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和環保人士拿出了物質過度消耗導緻母星軌道發生震顫的證據,而我們都知道,行星震顫是導緻地下城坍塌的主要原因(不算工程質量的話)。
好吧今天光束他們又跟着治安隊出發了。和那個無賴聚集的小鎮星球不同,今天他們要去的地方甚至不确定是否有居民。今天治安隊和光束他們同在一條飛船上,因為這個地方實在太遠了,就算是治安隊也害怕單獨抵達,所以今天的飛船也更大。
飛船快速掠過一顆亮灰銀色的星球,準備沿着下降曲線登陸。光束看到光秃秃的星球地表隐隐有種不詳的感覺。飛船在一個不太高的礦石山樣的地方降落了,光束他們再分乘動力飛行摩托跟着治安隊準備飛越那個不高的礦山。
剛起飛一會光束就知道自己錯了,星球上真的有人,當小飛行器群達到山腰時,看到一群人正在山腰的一個平台上開采礦石。一位顯然是衆人領袖的人看到飛行器上來,立刻帶領“礦工”停下手中的工作,不怎麼友好的冷面對着治安隊的衆人。
治安隊長隻好先開口,“大家夥停下吧。礦石不能随意開采,這是環境保護的大計啊。”
光束的業餘時間讀過不少曆史書,他也知道遠古的祖先曆史上也曾經長期禁止私自曬海鹽販賣,據說那是幾千年封建制時的重要财政來源。光束一直好奇,當時的政府是以怎樣的理由勸說民衆放棄這樣的财富機會的--海水有毒?就像說吸煙有害健康一樣?--這一瞬間,光束明白了,理由根本不是問題。
“這不歸你們管,星際政府什麼時候管過我們的死活了?”礦工的帶頭大哥連客氣話都懶得說,畢竟管理這樣的一群人還不需要達到政客的層次。“上次我們這裡三個月都沒有燃料了怎麼沒見你們來。”這顯然是個遙遠的星球,星際政府的地圖上沒畫漏它就不錯了。
治安隊長當然不能這樣說,他心裡也在咒罵,為啥這些刁民挖點石頭也要讓他來管。隊長其實也奇怪,星際政府是怎麼知道有他們在挖礦的。
“這都是些劣質的碳酸鈣呀,用它們會有危險的,這是為你們好。”隊長苦口婆心。
“你們應該購買合作社的正規能量塊。”
“哪個合作社?”帶頭大哥嘲諷地說。
“合作社沒有人。”一個礦工說。
“早就撤了。”另一個礦工說。
光束這時終于看清了這些人應該根本就不是什麼礦工,他們有老有少,傳說中的大媽大爺都不少。光束明白了,這些一定是附近的居民,星際政府管理不到這麼遠的地方,他們當然得自己出來找東西了。這些礦石恐怕隻是他們要找的東西之一。
光束的想法是正确的,在回到家後的閑聊中,年輕的師傅搖頭說。“管不了的。人家肯定要想辦法活下去嘛。”
在治安隊長繼續說出自己也知道無效的星際政府相關規定後,礦工們被宣讀的條款激怒了,紛紛将“寶貴”的石頭當做投擲武器丢過來,治安隊長不得不一邊對礦工進行警告,一邊帶着光束他們撤離。隊長回到飛船後立刻帶着大家返航了,絲毫沒想過動用飛船上的激光炮。治安隊長并不是傻瓜,他知道礦工們的武器絕不隻是那些扔過來的石頭那麼簡單。這隻是冰山一角,這些遙遠的地方據說已經存在聯合起來形成自治的情況,有些地方幾乎與一個中世紀獨立城堡相仿。“據說還有獨立的飛行跑道。”有人說。那個時候光束他們還不知道,實際的情況比他們想象的還要嚴重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