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真不與我同去霜城?”
于深搖頭笑道:“我當初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是這些村民讓我有了信心和勇氣,我不能丢下他們自己走。”
“但靠先生一人不可能改變什麼。”賈琈勸道,“這個村子還是會窮,他們就算識了字,也沒錢買書、沒錢去考科舉。”
“這世上沒什麼事是能一步登天的。”于深爽朗地笑道,“識字的多了總有人能找個好差事,有了好差事,就能存錢給下一輩讀書,就算不為錢财,他們識字也不會被人哄騙着簽些不合理的文書。”
“先生大義。”賈琈微笑道,“我是個俗人,隻能送先生一樣俗物。”
說着,拿出準備好的信:“這是如何燒制琉璃的配方。”
“不行。”于深拒絕道,“你已經救我一命,我怎能再收這麼貴重的東西。”
“先生先聽我說。”賈琈将東西塞給于深,“郭家村附近有解玉砂,這東西不僅可以拿來燒陶器,還能燒制琉璃的,有了這個,不僅是村裡,就是這個鎮,也能有更多人讀得起書。”
見于深猶豫起來,又笑道:“我也不是白給先生的,這琉璃坊我諸事不管,但開起來了我要占四成,除此之外我還有條件。”
“什麼條件?”于深追問道。
“琉璃燒出來了要由我這邊來賣,且利潤要在村裡開女學。”
“除了你,我也找不到旁人去賣,我還能保住這秘方的。”于深笑道,“聖人曾說有教無類,我本就認為女子也要讀書識字。”
賈琈要的是女子與男子學一樣的東西,但一口吃不成大胖子,日後開起來了自己再挑老師來就是,于是笑着點點頭。
又道:“鎮上的裡長樊石雖粗莽了些,但能擔事又愛護百姓,深得民心,先生邀他一同理事,定能事半功倍。”
于深自然笑着應下,二人又就方才所言簽訂了契約。
賈琈回去後,同寶钗說了此事,寶钗挑了幾人留下協助于深,隻是二人商量半天也沒想出留誰在這管理這事。
“若是姑娘和三爺信我,不妨就讓我留下。”紅玉端茶上來,正聽到這話,心知是好機會,笑着自薦。
“倒把你忘了。”寶钗笑着朝賈琈道,“除了平兒、鴛鴦這些大丫鬟,這府裡倒是沒人比得過她的。”
“這可不是小事。”賈琈道,“你得一個人離家在這做事,不僅累,還不知何時才能離開,可要考慮清楚了。”
“三爺放心,我早就盼着能獨自理事,讓旁人都知道知道我的厲害。”
寶钗在旁撐不住笑了:“不愧是你的丫鬟,這般不謙虛。”
“那可怪不着我。”賈琈笑着端茶喝,“她平日都是跟着姐姐行事的。”
“又想怪我頭上。”寶钗奪了他的茶,對紅玉道,“你既有這抱負,我也不攔你,你将手裡的事安排好,同你父母說了,若他們同意,去賬房領一筆錢,之後就先留在這。”
紅玉歡天喜地地去了,不知怎麼說服林之孝夫妻的,次日便将事情安排好後帶人去同于深商議具體事務。
這事安排好了,賈琈去鎮上辭了樊石,帶着衆人往霜城去,隻是雪化後的路更不好走,五六天的路程,走了十天才到。
霜城地處邊疆,除了零星的商隊,基本不會有人來。
所以永昌派來等着的人一見車隊,就知道是他們來了,忙迎上來:“不知可是賈府的車?”
賈薔騎馬在前開路,聽了這話道:“正是賈家,不知您是?”
“我是公主府的管事,特來迎接三爺。”
賈琈見前方停下了,催馬上前,聽了這話,道:“我們才到,先休整了再去同公主請安。”
那管事笑道:“探姑娘前幾天就派人将宅子打掃出來了,公主讓三爺先休息幾天,不必忙着過去,我是奉命給三爺帶路的。”
“既如此,勞煩您前面帶路。”
管事連道不敢當,上馬帶賈琈等人進了城。
霜城是邊疆最繁華的城市,比不上京都,但也不小,賈琈幾人進城後又走了半個時辰才到宅子。
得到消息的晴雯帶着人迎了出來:“三爺可算到了,我們等了好久。”
“最近辛苦你了。”賈琈笑道,“三姑娘四姑娘呢?”
“霜城縣令貪了公主發放的赈災銀,前段時間剛被抓,衙門人手不足,姑娘們這幾天都在那忙。”
賈琈點點頭示意知道了:“你先帶兩位太太去休息。”
“是。”晴雯應了,忙陪邢夫人和薛姨媽進了正房。
賈薔同林之孝夫妻倆安排着丫鬟小厮搬東西,賈琈和寶钗等人随着侍書在府裡轉了轉。
這宅子比起榮國府來差遠了,但被探春擴建過,占地面積又大,仔細算來,每人住的地方還比以前寬敞些。
鳳姐催着衆人選了自己要住的院子,将巧姐兒幾個小孩子丢給賈琈,拉上寶钗、迎春等人将府裡人事管了起來。
晚間,安頓下來的衆人正在邢夫人房中說話,就聽人來回:“三姑娘四姑娘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