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縣丞本說要來,谷子都收完了也沒見他來,可能被事情耽誤了吧,趙八爺出面做主。
趙阿富家十二畝,分得六石。
趙秀家二十畝,分得十石。
趙林子家十五畝,分得七石加五鬥。
趙雄家八畝,分得四石。
趙八爺家十畝,分得五石。
稱了之後,家家歡天喜地把谷子挑回去,谷倉早就收拾好,就等谷子了。
其餘的每家每戶,當初把谷種讓給程媺的,程媺按照承諾,一家還了三鬥。
三頭河邊的地基本都歸姓趙的,因為他們駐紮這裡來得早,選的當然都是離水源最近的地,都是百十年前最好的地。
要不是洗地改地的原因,怎麼也不會隻輪到他們這幾家。
其他人幹看着眼熱。
不是沒有人跟着官府的指示在自家地裡打井挖溝,照着洗地改地,但是收成遠遠不如,以前收一兩鬥,現在四五鬥,乍一看比以前的光景好很多,但程娘子的地畝産近兩石,就是一家還五鬥,她得的遠遠超過他們。
跟着程娘子起飛的這幾戶人家也算了一筆賬,要是自家種,差不多得糧五鬥,或許比其他人家好一點,三頭河邊改地成效好,能多收個一兩鬥。
趙秀家的就在埋怨,“要是自己種,整整二十畝咧,每畝多收兩鬥就是多兩石,兩石啊!”
趙秀則罵他婆娘沒見識,“二十畝地得吭哧吭哧地幹,請人不花錢也要費糧,那花在地裡的時間不算了?三個兒子在外上工,每人至少掙了一兩銀子,那三兩銀子還買不到兩石稻谷?”
趙秀家的想想是這個理,“那程娘子莫非是個糧□□,她怎麼就算得正好,不讓你虧也不讓你賺。到頭來都是她賺了。”
趙秀搖頭,“那不能細算。請人她都現結了錢,還有這些個什麼推鐮、脫粒機、風車什麼的,都是大田和石頭幫着造的,給了他們錢,木料也是她花錢買的。”
趙秀家的瞪眼,“要是不賺她圖個啥,肯定賺得不少。”
村裡也有心思活絡的,去尋趙八爺,看能不能讓程娘子把他家的地也收了。
趙八爺的渾家正在抱怨呢,“早知道你不把宗兒宣兒他們那另外十幾畝也給程娘子種。”
趙八爺不理她,早知道,哼,哪有那麼多早知道。要不是為了在裡正和黃大人面前表态,他或許這十畝都不會拿出來。
趙家村的地也能種出畝産兩石的水稻,與晉祠那邊又有什麼上下,一時他豪氣上漲,但聽了周老頭的話之後,他的豪氣一下消失得無影無蹤。
周老頭家的地每畝隻收了四五鬥,他是個伺候莊稼很用心的人,他家的地從來都是收得最多的。
程娘子家怎麼種地他都有樣學樣,人能騙人,地不會騙人,為何她種的地收成這麼多,遠遠甩他們一大截。
“八爺,你還記得之前收那個什麼山牙蛋,那可沒說什麼洗地改地的,種了山牙蛋的,也是沒她收得多。”
“她種得也多。”
“徐寡婦家才種得多。”徐寡婦換了麥子後,種了一畝三分的麥,六七畝都種了土豆。
趙八爺說,“她問程老闆借的種子,那天大張旗鼓去還,你不是也看見了。”
“關鍵她那幾畝什麼田,也能種出這麼多山牙蛋?”
趙八爺闆了臉,“一會兒程娘子種的好,一會兒徐寡婦種得好,你到底想說什麼?”
“八爺您還沒聽明白嗎,她的種子好。”
“那二十石麥種,不是都換給大家了?”
“别的種子也好啊。”
“人家種一樣你們要瓜分一樣是吧?”
“不是,就是請八爺居中說說,能不能不管種什麼照顧自個兒村裡一份。”
趙八爺趕他走,“麥種那是程老闆給黃大人面子,你有本事去黃大人跟前說去。”
“诶八爺,她不是也得給您面子嘛……”
與周老頭有同樣想法的有五六戶,他們決定擰成一股繩,輪番上趙八爺這說項。
村中人多了,難免各種想法都有。
讓他們典賣田地,他們又眼饞别人的好處,一畝能得兩石誰甘願得五鬥?
趙八爺能理解他們,但他确實沒臉上程媺那說去,人家給你一碗飯吃,你要把人家的鍋都端走,這是人幹的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