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黎民日報 > 第19章 過往

第19章 過往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孟允抒帶着許昭登上高台,從此處可以望見山頭的一輪圓月。夜空晴朗,是個好天氣。

她安排兩人面對面地坐在寶殿旁邊的石凳上,因為兩凳間的距離較窄,他們這樣坐下後,兩人的膝蓋就這麼碰在一起,達成物理意義上的“促膝長談”。

許昭不解地看向孟允抒:“我們為何要這樣談話?”

“你别問那麼多,照做就是。”孟允抒笑笑,“把手給我。”

她輕輕握住許昭的手放在兩人膝頭,先讓許昭放松,而後引導他與自己的目光相接。

這是之前他們單位舉辦心理團建活動時的一個環節。在此種情況下,所有人都能在不知不覺中說出真心話,彼此坦誠交流,孟允抒覺得效果很好。

許昭不習慣直視孟允抒,把視線挪到别處問:“這也是你所說的‘采訪’?”

“是。但公子今日所說之事,隻有我一人知曉,我保證不将此事外洩。”孟允抒鼓勵他看過來,“你若是信我,就請對我直言。公子現在心情如何,或是有什麼感受?”

許昭對上了她的視線。

孟允抒的發絲被晚風輕輕揚起,眼中卻盛滿細碎的燈火,似是要映亮一方夜空。

許昭倏然想起盛放的煙花,美麗絢爛,可同時轉瞬即逝。

一幕幕往事在腦海中浮現,他不由得攥緊孟允抒的手,沉痛而急促地說出兩個字:“害怕。”

“公子莫怕,我在此處聽你說話呢。”孟允抒安撫他的情緒,試探着問,“你是不是想起什麼了?”

許昭點頭:“姑娘可願聽我細細道來?”

他願意主動敞開心扉,孟允抒覺得這是個積極的信号。

“那是自然。”

許昭沉思片刻,似是在組織語言。而後,他講起了他的過往。

“我出生在綏甯縣的一個村子裡,父母皆是普通農民。我對我父親的印象不深,隻記得他好賭嗜酒,整日醉醺醺的,又滿口髒話,時常打罵我與母親。我七歲那年,我們縣鬧饑荒,父親卷走了家中所有的财物逃荒,再也不見蹤迹。”

孟允抒雖已與許昭成婚兩年,卻隻從旁人那聽說他無父無母,并不了解其中詳情。今日是他首次提及自己的身世。

綏甯縣是胤朝的一個小縣城,地處西北,氣候幹旱,常年黃沙漫天。那裡的經濟本就落後,鄉下人的生活隻會比城中百姓更加艱難。

“面對這個爛攤子,我母親覺得這下反倒好了,終于擺脫了我父親那個混賬。她說,與其冒着風險改嫁,不如由她一個人帶我自謀生路。她連字都認不得,卻總是叮咛我用功勤學。”

許昭臉上浮現出愧疚的表情。

“我幼時頑劣不喜讀書,對考取功名一事嗤之以鼻,隻顧着與夥伴玩鬧,常常惹得母親發火。她見我不思進取,索性将我從私塾帶出來,讓我在三伏天頂着正午的日頭,和她一起去田間勞作。我受不住酷熱,就央求她放我回去,發誓從此之後一定刻苦念書。”

孟允抒點頭,示意他繼續往下講。到此為止,這就是個老套的勸學故事。

“我母親卻失望地搖頭。”

孟允抒未曾料到故事會突然發生轉折,愣怔地看向許昭。

“她指着那些汗如雨下的農民對我說,她勸我讀書,并不是為了讓我逃離這樣的生活,而是希望我能尋找治世良策,使天下黎民都不必承受這種苦難。”

孟允抒沒想到,在胤朝,一個不識字的貧民婦女竟能擁有如此廣博的胸懷。

許昭停頓片刻,像是對母親緻以深切的敬意。

過了一會,他才重新開口。

“從那天起,我懂得了學習的真正意義,終于在二十一歲那年考中舉人。在緊随其後的會試中我名落孫山,綏甯縣的縣衙内又恰好有職位空缺,所以我先在那裡臨時任職,打算等三年後再次參加會試。”

孟允抒記得,許昭是二十四歲時中了探花,而後一年兩人成婚,時間對得上。

“初入官場,我想法單純,性格耿直,空有滿腔抱負卻不懂得圓滑處事,故而得罪了不少人,卻也因此結交了兩三個志同道合的至交好友。”

孟允抒心想,許昭的作風倒是一直都沒怎麼變。

“綏甯縣距京城兩千裡遠,皇上和高層官員都鞭長莫及,當時的知縣隻手遮天,與通判沆瀣一氣搜刮民脂民膏。我與那些好友發現此事,就在暗中搜集證據,打算繞過他們,直接将罪證呈往上級。”

鏟除地頭蛇絕非易事,孟允抒不由得緊張起來:“結果如何?”

“有人走漏了風聲。知縣得知此事,尋個由頭将我們幾人的家眷請到他府中,其中包括我母親。他假意請客,實際上是想控制住他們,用他們的性命作為要挾,并讓他們寫信勸誡,讓我們就此罷手。”

在這樣兩難的境地中,孟允抒難以想象,如果當事人是她自己,她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我沒有猶豫太久,因為我母親沒有給我留時間。”

許昭的聲音變得沙啞,眼中逐漸蒙上一層水霧。

“她知曉内情後,當面大罵知縣狗官,說她絕不會被他利用,讓他奸計得逞。她高呼一聲‘蒼生何苦’,當即撞牆而亡,血濺知縣府。”

她死得決絕,壯烈,有氣節。

一滴眼淚從許昭面龐上驟然墜落,砸在他的手背上,迸出一朵碎裂的水花。

孟允抒被他母親以死明志的行為深深觸動,隻是沉默地伸出手指,輕輕拭去許昭手背上的淚痕。

許昭平複心情,繼續講了下去。

“我沒了後顧之憂,但其他人并非如此。有些人選擇向知縣倒戈,有些人同我一樣東躲西藏,最後成功讓此事上達天聽。在這一過程中,我的摯友與我反目成仇,也有幾人命喪黃泉。”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