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趙玉筱就顧不上姐妹們的秘密了,原來最近先生變着花樣地授課,一股腦給她講了古今各種的政事,竟是為了準備她的童生考試。
童生考試分三次,每次又能分出好幾場的考試,二月的時候考,通常要考半年才能結束,内容包括四書五經雜文策論,什麼解經史論,涵蓋的知識量可見一斑,多的是七老八十還沒過童試的人,而她來年也要去考,趙玉筱光想想就頭大。
時隔數月,她的舅舅終于再次出現在衆人面前,幾個月不見,舅舅好像也沒什麼變化,跟以前一樣冷着一張臉,吓得滿屋子的人都不敢大喘氣。
“縣試的事你先生都說了吧?”
趙玉筱點點頭,又聽舅舅問:“你學得如何?該背的課文可都背全了?”
趙玉筱一言不發的,隻管問什麼都點頭,舅舅臉色平緩了些,端起茶喝了幾口,講說:“縣試不得馬虎,事關你日後有多大的出息,你自己要知道分量,我也懶得多逼你,考得上考不上我都對得起你娘。”
這話說得很是見外,趙玉筱不免想到之前先生的話,先生說,她在這個家裡終究是一個外人,若自己不争氣遲早要被趕出去。
趙玉筱雙手不自覺攥緊,從未覺得有如此無助過,身邊好像一個護着她的人都沒了,雙眼發紅逐漸蓄滿了淚水。
不知是看沒看見,梁紹元氣定神閑地說着:“往後除了課業以外,還會安排你出去見些同是科考的秀才舉人,結交些前輩長長眼界。”
趙玉筱沒有立即給出反應,秀才舉人?那可都是在科考上已經取得過功名可以當官的人,個個滿腹經綸,她隻接觸過像朗四這樣的人,不免生出些退意。
可是一擡頭,隻快速掃了眼舅舅那法不容情的模樣,趕忙低頭嗯了一聲作答。
舅舅想是看出了她的退意,脾氣立馬便上來了,起身走過趙玉筱身旁的時候,哼了一聲,帶起的風都格外刮人。
這之後,舅舅就開始帶她出去見人,不管是來府中見客的,還是出去拜客的,舅舅總要帶着她,趙玉筱聽着他們談話的内容,都跟那科考息息相關。
這天她跟着舅舅去往一個賀大人的府上,這府裡的賀家小少爺說是也在籌備着參加童試,比她還要大上四歲。
這賀小少爺長得圓滾滾,身嬌體弱得很,嫌前院太陽大,便領着她往後院裡跑。
她跟着賀小少爺上了湖中涼亭,走過來的路程也不遠,可那小賀少爺已經熱出了一頭汗,身旁的小厮忙不疊扇着折扇。
小賀少爺滿懷歉意地說:“見笑了,我身子虛。”
“今天确實熱。”趙玉筱低頭附和着,說完便伸手跟着一起扇風。
“都學過多少書?四書五經都學過哪些?”
“大都粗略讀過,很多地方都不知其意。”
小賀少爺點點頭,說:“你這個年紀,能做到大體記得能寫得下來,就很是不凡了,打好基礎往後學什麼都事半功倍,不可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