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的清晨總是熱鬧非凡。
喬笙坐在書桌裡,面前攤開一疊宣紙,正專心緻志地寫着什麼。陽光透過院中梧桐的縫隙灑落,在她身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姑娘,嘗嘗我剛做的桂花糕!"芍藥端着盤子興沖沖地跑來,嬰兒肥的臉頰上沾着面粉。
喬笙拈起一塊放入口中,甜而不膩的滋味讓她眯起了眼:"好吃!看來我們的甜品鋪有希望了。"
她如今身子不便,正好可以教教芍藥怎麼做,等開春了暖和點了,到時候可以賣雙皮奶,果茶還有蘋果派
這裡工藝材料簡易,做不了現代的模樣,不過味道差不多也可以了
葉葳從屋内走出,手裡拿着一塊木牌:"店名想好了嗎?我找人刻匾去。"
喬笙思索片刻,提筆在紙上寫下"蜜語軒"三個字:"既是賣甜品,又是賣話本的地方,這個名字如何?"
她都想好了,到時候租個大一點的門面,分出兩間,一處用來賣些甜品果飲,一處弄成一個“文具店”,賣些筆墨紙硯,還有印鑒布包團扇香囊之類的,再在其中的架子上放置些她的話本子和從外面淘到的江湖奇聞錄和鬼怪志異,既可以吃喝又可以打發時間
她也可以賺雙份的錢,給孩子多賺些奶粉錢
"妙極了!"芍藥拍手笑道,"姑娘寫的那個'帶球跑'的話本,肯定能大賣!"
喬笙臉一紅:"什麼'帶球跑',那叫《鳳栖梧桐》。"她撫摸着隆起的腹部,輕聲道,"我希望這孩子,将來能像鳳凰一樣,擇良木而栖,自由自在地生活。"
葉葳目光柔和下來:"一定會的。"她拿起喬笙寫好的稿子翻看,"你這故事裡的權貴反派,就差把名字甩那人臉上了。”
喬笙狡黠一笑:"藝術源于生活嘛。再說,誰能證明我寫的是他?"
她并不擔心話本會傳到京城去,畢竟她隻打算在金陵這一片售賣,權當是給街坊鄰裡解悶的故事。況且,她筆下的權貴雖有幾分裴玄旻的影子,但終究是虛構的人物,誰能對号入座?
她們又聊了幾句未來對鋪子的規劃,喬笙肚子也餓了,芍藥準備去做些飯菜
喬笙攔住了她,“今日讓我來做吧,好久沒下廚了,手都要生疏了”
她今日特别想吃面,就做了一鍋鮮蝦雞絲面
淡黃筋道的面條鋪陳在清亮如水的雞湯裡,兩顆雪白細膩的魚丸卧在其上,數縷雞絲,淡紅鮮蝦,綴上一把子青菜,色香味俱全。
喬笙做好後就喚芍藥她們過來吃
葉葳也是第一次嘗她的手藝,吃的第一口就很給面子的說了句“這面條比我在客棧酒樓吃的味道好多了,你這手藝開一家面館也是可以。”
幹面館太累了,每天都固定的那點錢,沒什麼花樣新意,喬笙自然未想過
不過若是她開的這個鋪子賺到錢了,也是可以考慮開個面館
到了夏日,可以做些涼面涼皮冷面拌面之類的,想必也會有不少顧客
因還有兩日就到了年節,各處也開始忙了起來
喬笙清早被窗外此起彼伏的叫賣聲喚醒。她披衣起身,推開雕花木窗,寒風中飄來糖炒栗子的甜香,街對面酒肆的夥計正踩着梯子挂紅燈籠。
"姑娘醒得正好!"芍藥端着銅盆進來,發髻上簪着新剪的紅紙花,"葉葳天沒亮就去城南搶年貨了,說定要買到最新鮮的鲈魚。"
喬笙笑着浸濕帕子,溫熱的水汽氤氲着她日漸圓潤的臉龐。腹中的孩子似也被這年節的熱鬧感染,輕輕頂了頂她的手掌。
前院傳來"咚咚"的敲擊聲。喬笙循聲走去,看見雇來的木匠正在給"蜜語軒"的牌匾描金。新漆的棗木招牌在晨光裡泛着溫潤的光澤,底下還挂着串她親手做的幹橙片香囊,風一吹就沙沙作響。
"東家看看這樣式可行?"木匠指着匾額角落新雕的纏枝紋,"按您說的,加了點西番蓮紋樣,瞧着就與衆不同。"
喬笙正要答話,忽見葉葳拎着大包小包跨進門來,鬥篷上還沾着未化的雪粒。
"猜我遇見誰了?"葉葳放下年貨,從懷裡掏出個油紙包,"墨香齋的沈掌櫃,非塞給我新印的《歲時雜記》,說讓咱們擺在店裡應景。"
芍藥好奇地翻開書冊:"呀!這裡邊還有包餃子的花樣呢!"
三人圍坐在新打的柏木桌前,熱騰騰的杏仁茶在青瓷碗裡冒着白氣。
喬笙蘸着墨汁在紅紙上寫福字,忽然擱筆輕笑:"咱們也學着書上的法子,包些金锞子餃子如何?把銅錢裹在油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