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當晚,由于我的傷和現在的處境,我們隻是和衣而卧,也沒有做洞房花燭夜該做的事,阿羽很抱歉的說之後一定給我補上,但我其實并不那麼在乎,能和她成親,已經實現我最大的夢想了,至于其他那些繁文缛節,我也不是那麼在乎。
我傷口十分疼痛,又交織着緊張又興奮的心情,根本睡不着,她倒是很快就入睡了,看着她連日奔波後憔悴的樣子,我很是心疼,她怕是日日都在謀劃如何平安救出我吧,我真是太沒用了,隻能給她添負擔,以後一定要有所長進,多點防人之心,要成為她的左膀右臂,而不是沒用的累贅。
我撫上胸前的紅色本命石,石頭溫溫的,這是因為在她身邊,而我心中更是暖暖的,為着以後能以本命的身份光明正大地站在她身旁,再也不用隻能在上朝時悄悄眺望她遠去的背影,也不用相思成疾卻難以言說了。
于是我很安心地将額頭貼在她後背上,輕聲說了句:“晚安。”
第二天,按着阿羽和明鏡商量好的說法,我們帶着軒轅圭的屍首和他的令牌回到了外北城。在他的将軍宅中,我們見到了軒轅圭的妻子,哦不,現在應該是遺孀的唐蓓夫人。
她是軒轅圭母家舅舅的三女兒,他舅舅兒女中乾元甚多,因此中庸不受重視,隻用來當作聯姻拉攏軒轅家的工具,二人感情一般,但軒轅圭很是懼怕唐蓓。我之前不太明白,但現在見了她這長相就懂了,她身體壯碩,皮膚在外北城風沙天氣的摧殘下也有些粗糙,淡眉細眼,眼角上翹,神情中帶着些淩厲,侄女肖姑,和唐元夫人有六七分相似,估計是軒轅圭對母親的恐懼轉移了吧。
我低着頭在一旁聽阿羽給她繪聲繪色地描述拓拔銳派來的的密探是如何窮兇極惡地追殺她,她大哥又是如何為了救她而犧牲了自己,我們二人又如何在最後關頭被這位路過的孟醫師所救,打傷了密探得以逃回城中,我身上的傷也成了有力證據,直接全栽到拓拔銳頭上就行。唐蓓從一開始的震驚不願接受到後來看到丈夫屍身後痛哭流涕,最後接過阿羽遞給她的軒轅圭手書接受現實,整個過程如同一出好戲,我也看不透台上的演員有幾分真心幾分虛僞。
這手書是軒轅圭早就寫好簽字帶在身上的,内容是軒轅羽給拓拔銳的忏悔書,表達她對于自己大不敬行為的幡然醒悟,以及軒轅圭作為家屬的痛心疾首,遣詞用句将過錯全指向軒轅羽,真是毫不包庇。本意是在和阿羽談判時讓她簽字畫押,回頭拿去給拓拔銳以求得對軒轅家的寬恕,卻沒想到成了我們最有用的工具。
反正死無對證,這個忏悔書阿羽也簽了字,他倆共同的簽字可以證明他們已經就自首一事達成共識,從而間接證明是拓拔銳自己不顧舊情,非要置人于死地,才害死了軒轅圭。
阿羽和明鏡對整個事件的解釋嚴絲合縫,完全沒有破綻,我不禁佩服她的心思缜密,這個人真的太優秀了,什麼情況都能考慮到,讓她五哥扮成偶然路過的見義勇為者,說的話也更加可信。她甚至預判了唐蓓不會認真檢查軒轅圭的屍首。因為,對于她這樣在平婚中地位略低于丈夫的中庸,是最想獨立出家庭以出人頭地的,況且他們二人成婚十餘年卻沒有子嗣,又查不出問題,據說早已互相指責,貌合神離了。(作者說:當然實際上是因為近親結婚)
一旦丈夫身亡,她不僅可以獲得遺産,而且作為沒有互相标記的中庸,她還可以随時再婚,做一個有錢無婚配的中庸,是多少人的夢想,她怎麼會拒絕這樣的未來呢?
我看着她淚流滿面的臉龐上流露出的一點點竊喜,心裡暗自冷笑,軒轅圭,你為權力算計了一輩子,最後連個真心為你的死感到傷心的人都沒有,不知你泉下有知,心裡作何感想呢?
連遺孀都如此相信我們了,底下的人自然毫無異議,更何況軒轅圭最親的那幾個親信已經被我們斬于城外,其他人多是本地人,也不太清楚他和阿羽的過往糾葛。
唐蓓招待我們在偏房住下,然後和阿羽單獨出去談事了,留下我和孟明鏡大眼瞪小眼。
我控制不住地不斷朝門口望去,幾次之後看見對面人似笑非笑的表情,這才意識到屋裡還有别人呢,我這擔心也未免表現的太露骨了些,于是正襟危坐,不再張望。
“你以前來過外北城嗎?”我也沒什麼好的開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