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場有人“開心”、有人“鬧心”,有人“稱心”的拍賣會結束後,三王爺高價競拍“聘禮”當衆向宰相千金下聘的事,經那些拿了紅包的人出去一宣揚,瞬間鬧得滿城風雨,成了百姓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那日那些身在包間的貴賓們,除了已知的二号包房是三王爺跟他的随從們 、以及八号包房是宰相府的女眷外,其餘幾家雖然沒有露面,但大家都清楚:未露面的那幾家定然也都是非富即貴的身份。他們那日之所以不露面,隻是不想讓秦家太過尴尬而已。
畢竟宰相府跟侍郎府之前的婚約人盡皆知,然而衛家才剛落敗不久,這邊就突然就被三王爺當着那麼多人的面将婚事提上日程,這讓宰相大人情以何堪?
但人家不露面,不代表不私下議論,于是這事很快就被傳得人盡皆知,最後也不知是通過什麼方式傳到了皇上那裡。不料,皇上竟難得熱心地為三王爺親自擇選了黃道吉日,當着一衆大臣的面,在朝堂上恭喜了秦宰相,并宣了婚期。婚期就定在除夕,一來是可以沾舉國同慶的喜,二來也是想讓一對新人正式成家後,一起過個團圓美滿的年。
那日朝堂上,突然被點名降下恩典的宰相大人隻能硬着頭皮,誠惶誠恐地對皇上的恩賜做出感恩戴德的表情,“歡歡喜喜”接了旨,眼裡卻是難掩的灰敗之氣。
他滿腹野心不但落空,現下連積攢多年的好名聲也破了功,關鍵是他這麼水靈靈的一棵好白菜最後隻能嫁給一個草包,一手好牌打得稀爛,他哪能甘心?
可如今皇上親自賜婚,此事便算是一錘定了音,即便他心有不願,也不能違了聖意。
他現在很氣女兒的自作主張,因為急于求成、竟把馬蹄蓮镯子這麼重要的信息透露給了草包三王爺,結果反而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深陷進退兩難的境地。
他現在看着整日隻知道哭哭啼啼的女兒甚是心煩,隻能交待夫人好好哄住書爻,千萬不要讓珍貴妃知道書爻的真實心思。那對母子都是蠻橫跋扈的主,手上雖沒什麼實權,但怎麼說也是皇親國戚,他們可輕易得罪不起。
不過……雖然镯子的利用價值報廢了,但是镯子的原主人他們好歹是找到了,他還不是全然沒有機會。雖做國丈的希望落空,但他還可以跟那位繼續另一種合作方式,不是麼?
而在這引起滿城熱議的“競價搶聘”的事件裡,收獲最豐的莫過于三王爺了。不但赢得了美人,還赢得了情深的美名。
皇上殿上賜婚的第二日,三王爺包了城裡最好的酒樓,卻隻請了童子蒙一人,兩人在包間裡聊得盡興。
“雁秋啊,此事最大的功勞得歸功于你,沒想到這事經你這麼一策劃,我對書爻的心意竟會成為街頭巷尾的一段佳話,變成人人議論的美談,你知道現在有多少姑娘羨慕本王對書爻的用情至深麼?
還有啊,我居然沒想到皇兄竟會為我和書爻親自擇期并賜婚,這可太讓我意外了!
你應該聽說過吧,書爻之前本來曾訂過一門親,就因為那婚約,她一直對我跟她的事遮遮掩掩,宰相大人也為了避免口舌是非,對我倆的事始終避而不提。這下有了皇兄的親自賜婚,本王終于可以揚眉吐氣地将書爻娶進門,以後看那些朝中大臣們,還有誰敢在背後再亂嚼書爻的舌根?”
童子蒙笑着舉起酒杯,“自古以來,君子就好成人之美,皇上自然也一樣。雁秋在這裡提前祝三殿下和王妃夫妻恩愛,早生貴子,兒女成群!”
“诶,甚好!甚好!”三王爺一聽那早生貴子,兒女成群,就自然聯想到了洞房花燭,眼睛閃着光,與童子蒙碰杯道:“果然還是雁秋最懂本王……”
童子蒙飲下了杯中酒後,四下看了看,問道:“咦,三殿下,我看您那近身侍衛平日都随侍在您左右,今日怎麼不見他人影?”
三王爺不甚在意地擺了擺手,“哦,他去幫我給宰相府送藥去了。”
童子蒙眉頭一挑,“送藥?可是宰相府裡有什麼人生了病?”
三王爺歎氣道:“你有所不知,最近幾次我想約書爻出來見見,卻都被宰相夫人以她身體欠安給回絕了。說不如趁這段時間好好給她調理調理,省得到大婚之日那天,她身體承受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