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官營,官府可以從中收稅,自然是一件好事,但相應的,這玩意技術含量其實并不算高,多看兩眼就知道怎麼回事了,技術肯定是會洩露的,益州地方豪強這麼多年也不曾受過什麼打擊,當年黃巾肆虐,都沒影響到益州這邊,要不然劉璋他爹也不會給靈帝出了改刺史為州牧的主意,然後屁颠屁颠地跑到益州來做土皇帝。不就是因為益州太平富庶,又有蜀道天險隔絕,可以坐山觀虎鬥,遙看中原幾敗俱傷嗎?
但相應的,益州不曾經過戰亂,劉備過來又是速戰速決,以至于這邊士族豪強實力依舊還在,他們名義上臣服劉備,但實際上依舊是自行其是,離了他們,劉備甚至連地方上發生了什麼事情都搞不清楚。
這些人嘴上說着劉備興複漢室的口号,其實心裡頭隻有自家的門戶私計,隻要對自家有好處,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像是這種官營的豆油,一個不好,就成了這些士族豪強壟斷斂财的工具。
變成民營就更别提了,搞榨油作坊是有成本的,普通人家哪裡有這個資本,到時候更是要被這些士族豪強名正言順地變成自己的東西。
諸葛亮并不相信什麼人性,實際上,他笃信的是法家那一套,無非就是他不喜歡搞什麼嚴刑峻法罷了!
諸葛真不知道諸葛亮的為難,有了豆油之後,諸葛真覺得稍微奢侈一點也無妨,沒有炒鍋不能炒菜,但是可以煎炸嘛!諸葛真特特叫廚房殺了兩隻雞,炸了雞塊,又煎了兩條魚,興沖沖地準備給諸葛亮黃月英獻寶。
這年頭吃飯還是分餐制,諸葛亮黃月英一桌,諸葛真跟諸葛喬一桌。
諸葛真繪聲繪色地跟諸葛亮黃月英形容炸雞塊是如何香氣誘人,諸葛亮聽得哭笑不得,也就是家裡剛炸了這麼多油出來才敢這麼吃,一般的人家,炖菜的時候,能用筷子頭蘸一點油放在湯水裡頭就算是不錯了。但諸葛真卻是又振振有詞,這炸過雞塊的油之後又不是不能吃,又不是重複使用,而是炸過之後,用來炖煮煎烤,也不算浪費啊!
這邊叽叽喳喳,那邊諸葛喬就顯得很沉默,甚至有些茫然。
他在江東的時候是衆所周知的神童,諸葛瑾為什麼要促成過繼,就是因為家裡一個天才正好,兩個天才家裡資源就不夠用了。正好自家弟弟沒兒子,自然是讓自家兒子去繼承弟弟的資源更靠譜一些。
諸葛喬一直覺得自己挺天才的,結果到了諸葛亮身邊之後就發現,自己也沒什麼好驕傲的。
荊州人才是真的很多,多有年少成名的,諸葛亮自己年紀不大,也喜歡用年輕人,這裡頭的聰明人是真不少,諸葛喬跟在諸葛亮身邊,見多了之後,就發現自己最多就是思維敏捷,論起學識、見識乃至實踐能力,其實都還差得遠。
但起碼諸葛亮身邊那些僚屬,都是成年人,諸葛喬自己就是個十歲出頭的孩子,跟大人相比本來就是不公平的,他還有些将來勢必會超過這些人,達到堪比自家叔父成就的心思。
結果等回過頭來一看,發覺家裡的妹妹居然也頗有些妖孽。諸葛真自覺自己不是什麼特别聰明的孩子,她上輩子就是靠着勤奮和一股子不服輸的勁頭走到了最後,可是作為一個現代人,她或許忘記了不少曾經學過的知識,但是成體系的現代教育帶來的見識能力和對人本身三觀的塑造,卻是不會被抹消的。
諸葛喬很容易就能發現,諸葛真雖說年紀小,但學習能力強,而且竟然還是個有決心有毅力的,最重要的人,人家還有福緣,要不然,憑什麼她能得神仙眷顧呢?
最重要的是,諸葛喬現在還停留在學習的階段,諸葛真竟然已經開始付諸實施了。面前的炸雞煎魚看似隻是尋常之物,可背後卻是新式榨油法的出現,而這跟自己的叔父無關,都是諸葛真一手推動的。
諸葛喬可以安慰自己,說這是諸葛真得了神仙授藝,但他看過榨油的流程和壓榨機的結構,僅僅是夢中所得,諸葛真卻能原模原樣的複現出來,這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嗎?記憶再深刻的夢境,很多時候清醒過來就隻記得一點梗概,哪裡還記得多少細節,何況,諸葛真年紀還比較小。
諸葛喬開始懷疑人生,自己真的是神童天才嗎?不會是别人看在自家父親的份上恭維自己的吧!這個時候還不是後來兩晉,崇尚清談,不尚實務,如今這亂世,大家多半很實在,講究的是個人做事的能力,你嘴皮子利索的話,也可以去做說客,做使臣,做谏臣都可以,但大家更尊重的還是更能幹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