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河步入宮殿,心中雖有一絲緊張,但更多的是期盼。
無論如何,他隻能赢。
他昂首挺胸,眼神堅定,向着皇帝所在的方向走去。行完大禮後,便聽皇帝提問。
一早就聽說李星河是這次的榜首,皇帝饒有興趣地問:“朕欲興農富國,卿以為當從何着手?”
考題無非就是治國理政,要這天下百姓興旺,國家富強。
李星河答道:“陛下,興農富國,首在重農。其一,需勸課農桑,設立農官,于各地教導百姓新的耕種之法,如選育良種、合理輪作,以增糧産。
其二,修繕水利設施,疏浚河道、修築堤壩,使農田灌溉無憂,旱澇保收。
其三,減輕農稅,豐年稍征,災年則免,讓百姓安居樂業。如此,農興則國富,倉廪實而知禮節,百姓富足,國家自能繁榮昌盛。”
裴理也在大殿之内,對李星河的回答也很滿意,不愧是寫出讓他贊歎詩作之人 。
大殿之上,皇帝原本坐着,眼裡流露出贊歎,覺得李星河回答不錯,頗有見解,起身站在李星河面前。
走近一些,皇帝繼續問道:“朕求賢若渴,奈何人才難辨,如何能選得棟梁之材?”
李星河思考片刻,依舊從容回答:“陛下,選才之道,在于多途并舉。
一為察舉,令各地官員舉薦賢能,以品德、才學為标準,且舉薦者需對被薦者負責,若所舉非人,當連坐處罰,以保舉薦之慎重。
二為科舉,以考選才,考其經史子集之學識、策論時務之見解,确保選拔出有真才實學者。
三為試職,對于初入仕途者,給予小職試用,觀其在實際政務中的表現,能者升之,庸者黜之。同時,陛下還可廣開言路,讓人才有機會展現自己的見解與才能,如此必能網羅天下英才,為陛下所用。”
“好!”皇帝轉身重新坐了回去,“你可以先去外面等着。”
“謝陛下。”李星河拱手作揖,然後退下。
面對皇帝的提問,他對答如流,條理清晰,言辭間盡顯才華與智慧。
李珩也在參加殿試的人群之中,看着李星河在殿上的出色表現,他心中滿是佩服。
短短時日,李星河便能做到這般,實在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
李珩暗自感歎,同時也在心中為自己鼓勁,希望自己也能在這場殿試中取得好成績。
殿試結束後,李星河回到家中,心中依舊忐忑不安。他深知殿試的結果關系重大,不僅關乎自己的前途,也關乎着他與蘇清苓的未來。
-
等待的日子裡,他每日都在書房中靜心讀書。
看似平靜,實則内心也是焦急的。
“不要擔心,你一定可以的!”蘇清苓端着點心進來,看李星河眉頭微蹙,順勢坐在他身邊,挽着他。
“謝謝你。”李星河垂頭,看着蘇清苓說道。
“這是平兒做的點心,你嘗嘗。”蘇清苓拿上一塊,往李星河嘴裡送。
他薄唇上沾染了些糕點碎屑,高挺的鼻梁,眉骨柔和突出,漆黑的眸子勾人。
蘇清苓趁他沒注意,湊上去吻了一下。
像觸電一般,柔軟的觸感還沒來得及感受,蘇清苓就離開了。
……
“沒忍住。”蘇清苓小聲說,見李星河還盯着自己看,面色微紅,起身推門跑開了,“待會再來找你呀!”
李星河坐在那,摸了摸嘴唇,伸出舌頭舔了一下,嘴角不自覺的上揚。
終于,殿試結果出來了,一切正如李星河所想的那般,他憑借着出色的表現,成為了渙西的狀元。
當這個消息傳來時,蘇府上下一片歡悅。
“爹爹!李星河是第一名!”蘇清苓激動得滿臉通紅,眼中閃爍着喜悅的淚花,大聲說道,“我丈夫是第一!”
蘇常光看着女兒這般激動的模樣,佯裝嗔怪道:“害不害臊,還沒正式成親呢。”
話雖如此,但他的眼中也滿是笑意,為李星河感到驕傲。
蘇府上上下下都為李星河的高中而高興,整個蘇府張燈結彩,一片喜慶的氛圍。
蘇家也算是體驗了一把榜下捉婿之感。
-
晚上,李星河獨自來到庭院中。
蘇府後院到了晚上一向很安靜,平靜的水池上鋪着幾片花瓣。
月光如水,灑在他的身上,給他披上了一層銀色的光輝。
回想起自己一路走來,心中難免有些感慨。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書生,到如今的狀元郎,很是不易。
靜谧的院子裡傳來聲響,李星河尋聲看去。
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他的眼前,一身黑色衣服,頭發高高束起,一張棱角分明的臉在黑夜中特别顯眼。
李星河定睛一看,竟是魏文野。
他不禁有些驚訝,回頭看了一眼,走過去問道:“你怎麼來渙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