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島京悟,男,二十五歲,入職三個星期就喜提代号“長島冰茶”。但是因為這個詞在日語裡讀起來實在費力,經朗姆一拍腦門,決定在平時簡稱他為“冰茶”。
至此,長島京悟正式踏入組織飲料系代号第一人的傳奇軌道。
此時的朗姆已經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藝術裡了。他左看右看,都覺得眼前這個黑發藍眼的年輕人,和這個代号簡直天作之合。
“表面溫和,實則緻命。看起來像水,一口下去就倒。”
朗姆越想越覺得自己形容得妙,内心幾乎為自己的命名才華鼓起掌來。
他确實認為長島京悟是個可塑之才。在組織這麼多年,很少有人像長島京悟這樣,讓他覺得用起來如此順手。這個年輕人彙報清晰,工作利落,态度恭敬,更少見的是,他知道什麼時候該開口說什麼話。總而言之,就是十分對他的胃口。
因此,哪怕這家夥才入職三個星期,晉升速度堪比坐火箭,朗姆也絲毫沒有覺得破格或者冒進:權力是給省心的人的。一個組織裡真正能被托付重任的,不是能力最強的那一個,而是最懂事的那一個。
朗姆是一個非常自信的人。他相信自己的判斷,相信自己的直覺,甚至相信自己腦子裡臨時蹦出來的任何一個詞組都蘊含着哲學深度。
見長島京悟一副震驚到說不出話的模樣,他更加确信:對方此刻一定已經被自己的前瞻性與大局觀折服了。
不過到底是年輕人,雖然平時做事滴水不漏,但是遇到真正的大場面,還是嫩了些。這樣其實也好,之後估計更好掌控。
朗姆微微一笑,語氣淡淡的:“怎麼,不喜歡?”
長島京悟像是剛反應過來,立刻端正坐姿,語氣誠懇:“沒有的事。這個名字不僅記憶點強,而且識别度高,在各國文化中都象征着冷靜、克制與深藏不露,跟我的工作内容和執行風格也有一定程度的呼應。“
朗姆更欣賞他了。一個合格的下屬,就是應當如此:第一時間理解上意,第二時間主動拔高價值,第三時間完成自我包裝。有這麼懂事的人進入組織,他十分安心。
朗姆滿意地點了點頭,心裡已經給他未來的職業路線圖劃上了兩條線:一條寫着“重點培養”,一條寫着“核心替補”。
“很好,冰茶。”他說,“希望你一直能保持這種工作态度。”
長島京悟說:“是,朗姆先生。我一定不負您的期望。”
朗姆說:“你繼續去工作吧,别忘了周三你要給董事會講一下這個課題的進展。上午十點你來我辦公室,我親自帶你上去。”
“明白!”長島京悟看上去十分激動地應了,臉上浮現出一副受寵若驚又信心滿滿的表情。
他又是一番恰到好處的感恩發言,句句貼着朗姆最愛聽的詞:“組織信任”“指導有方”“階段性成果”,然後腳步輕快地離開,仿佛真的獲得了什麼天降機遇。
長島京悟一離開,朗姆便打開自己的筆記本電腦,熟練地登錄了組織人事系統。
他刷了幾下組織科研組的人事安排,滿意地發現科研組副組長的位置至今還空着——行政部那邊遲遲沒定,看來是還在等他拍闆。
朗姆看着那一欄空缺,心裡不禁生出一種天時地利人和的得意。
下屬穩,位置空,名字都起好了,萬事俱備。
隻要長島京悟周三别出什麼纰漏,不要在台上說錯一句話,見過其他高層、留下一個踏實可靠的好印象,那他這顆棋子就可以直接空降了。
而這種提前鎖定晉升節點、在正式提拔之前先送上一波錘煉的安排,在朗姆眼裡,簡直就是他多年幹部管理智慧的完美體現。
這叫流程閉環,這叫幹部梯隊的節奏感,這叫管理的美學。
朗姆把長島京悟的員工編号調出來,在副組長預備人選欄裡加了個星标。然後他想了想,又點開“代号登記與通報”界面,把長島京悟的代号“長島冰茶(簡稱冰茶)”也一并更新了。接着,他不假思索地點了“全體員工同步可見”。
朗姆合上電腦,靠在椅背上,心情頗好。
——重大戰略任務完成、代号命名、人事布局三件事同時收尾,這一天真是效率拉滿!
他甚至在心裡輕輕哼了一句老歌,旋律朦胧,歌詞模糊,唯一清晰的是結尾那句:
“我看的人,從來不會錯。”
。
長島京悟回到自己的實驗室,還沒坐熱椅子,工作終端就“叮”地彈出一條系統提示。
他低頭一看,發現自己的工作帳号剛剛被拉進了一個新群。
群名:【科研組工作交流群(禁止發無關内容)】
群成員數量:42人。
群公告隻有一句話:“保持流暢溝通,請及時回複消息。”
他還沒來得及反應過來,另一條同步通知又彈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