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郎辜負了羅女,也殺了她。
因為他聽說吃妖怪的内丹能讓人長生不老。
羅女的恨來自于于郎的負心,也來自于他手段殘忍。
他不知道妖怪的内丹應該在哪裡,但是他總應該就在身上,所以他藏起了羅女的螺殼讓她不能變成本體,然後架鍋生火,煮一個田螺罷了。
這就是為什麼成為鬼的羅女是渾身水泡?
為什麼她一直在尋找螺殼卻永遠都找不到?
她一直在重複着她生前的噩夢。
怨氣化鬼,螺女當然也想報仇,但是死得太慘烈,一年三百六十四天都是渾渾噩噩的在尋找自己的螺殼和害死自己的兇手。
隻有三月十四日這一天,她才能清醒一點。
這也是為什麼羅女既是鬼女又是神女的原因?
于郎為了保護自己,欺騙村民吃下血肉承受所謂鬼女的詛咒,然後慫恿三月十四日這天舉辦神女祭,用羅女慘死的方法殺死人獻祭,就能吓退羅女。
最開始是用村裡人,後來拐騙遊客。
“如果殺死于郎就是羅女的心願,那誰又是呢?我們并沒有找到可以指明于郎的線索。”孟熹問過王知。
“那就把村裡所有男的都殺了肯定對。”王知當時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被孟熹踹了一腳才說,“你有沒有覺得村裡的人都很正常啊?”
村裡的人害怕鬼女,讨好他們來安慰自己的良心,這正常的行為恰恰證明了一個地方不正常。
因為導遊曾經吓過他們。
讓他們以為神女村應該是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
那唯一不正常的人很明顯就是導遊。
王知和孟熹一起出動。
祭祀這麼大的場景導遊肯定要來,隻是他不能出現在明處。
導遊躲在角落,臉上生出了細小的鱗片,嘴裂到眼睛處,沖他們露出尖牙。
這還挺有夫妻相的。
孟熹一刀紮在導遊的腳上,王知勒脖,導遊龇牙咧嘴的倒在地上。
“羅女,這就是于郎!”王知大喊道。
羅女沖過來,利爪深入皮肉,登時于郎化成了血霧。
于郎靠羅女的骨肉長生不老,和身懷沖天怨氣的羅女本就不是一個等級。
于郎利用了羅女的悲痛躲避了許多年,終于付出了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