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喆民:“……”
“哼,你就繼續你的‘過家家’吧。”早見月他爹沒好氣地扔下筷子,命令早見月收拾桌子,自己則抱着胳膊去客廳看電視去了。
早見月愉快地獨占剩下的兩顆獅子頭,吃完飯碗一洗,背着書包去樓上房間做作業去了。
房門一關,早見月立刻從書包裡掏出一個小手機。手機屏幕正好亮起,早見月按下接聽鍵,把書包一甩:
“喂,小苟……嗯嗯,我吃完飯了……”
開玩笑,莫川走後,早見月依舊堅持每天走讀,才不是他爹想象的,因為無法接受莫川離開而産生的幼稚的堅持。
莫川的爸爸給了早見月一個紅包,裡面的數目不小,早見月他爹好像也忘記要走了。早見月就用紅包裡的錢,買了個當下最便宜的老人機,可以打電話發短信發企鵝,還能玩不用聯網的貪吃蛇數獨和俄羅斯方塊。
早見月家沒有電腦,早見月和莫川在小學一年級時在學校機房注冊了企鵝,互相是對方列表裡的第一個好友,一直使用至今。早見月的手機是在莫川走前買的,而莫川的父母似乎待他很好,打定主意補足他們之間缺失的六年,一回去就給莫川買了全套電子設備,電腦平闆手機,甚至還有遊戲機。
莫川走後第三天,早見月和莫川就煲起了電話粥。每天一早,莫川準時打來電話叫早見月起床……是的,早見月腦子裡才沒裝什麼鬧鐘呢,他的“鬧鐘”在外面,電話遙控。每天放學到家,早見月吃完飯上樓,莫川也會“恰好”打來電話,早見月把手機放在桌子上,一邊做作業,一邊和莫川聊天,一直聊到晚上九點,老人機燙得能煎雞蛋了,好,今天的電話粥煲好了。
早見月本來要持續很久的悲傷,就這樣消散了。早見月事無巨細地告訴莫川他生活中的一切,莫川轉學後學校裡的大家都很想念他,尤其是張嘉誠,莫川是早見月的“弟弟”,也就是他的“叔叔”,“叔叔”不告而别,令他很是傷心;早見月終于見到了王奶奶家傳說中的二兒子,傳說中的催眠師,原來他是個心理醫生,不過現在辭職在家,好像在準備什麼考試,早見月打算之後有空去請教請教他關于催眠的事……
莫川也事無巨細地告訴早見月他生活中的一切,他到家才知道他有一個哥哥,在國外上大學,暫時不能回來;莫川住的是據說是他小時候的房間,布置沒變,裡面放滿了亂七八糟的玩具;莫川入學了一所重點中學,學的内容比他和早見月之前的學校要難一點,莫川把有意思的題目拍下來,通過企鵝分享給早見月……
早見月和莫川沉浸在“網聊”的新奇和持續聯絡的高興中,他們甚至比以前更加親密了——物理距離的拉大阻擋不了他們精神距離的靠近,“距離産生美”,這句話還是有幾分道理的。
所以,他們自然而然地忽略了時間的威力。
早見月和莫川已經走上了兩條不同的道路,走過第一個相交點,随着時間流逝朝兩個不同方向慢慢延伸,直到某一天,他們會驚醒,察覺到他們之間深深的溝壑……到了那一天,他們依舊能像現在這樣快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