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爾哈放下朱筆,将女兒抱到膝上,輕輕撫平她皺成一團的小臉:"昭甯想做更好的火铳是不是?"
昭甯用力點頭,眼睛裡閃着不甘心的淚光。
"可是要做出更好的火铳,得先學會很多東西呢。"伊爾哈指着書案上的《千字文》,"就像這些字,昭甯要是都認得了,就能看懂南大人送來的圖紙,還能讀那些講火器原理的書。"
見女兒還是一臉不情願,伊爾哈從多寶閣取下一本燙金的《武備志》:"你看,這裡面記載了好多厲害的火器,可要是不識字,就永遠不知道它們是怎麼做出來的。"
昭甯的小手輕輕撫過書頁上精美的插圖,眼睛漸漸亮了起來:"那...那我現在就學寫字!"她跳下母親的膝頭,抓起毛筆就往紙上畫,"皇額娘快教我!"
伊爾哈看着昭甯歪歪扭扭寫出的"火"字,不禁有些頭疼。她自己雖通文墨,卻從未正經教過孩子習字。正發愁時,端靜公主聞訊趕來,信心滿滿地攬下了教導妹妹的差事。
"來,姐姐教你!"端靜握着昭甯的小手,在紙上寫下幾個漂亮的蒙古文字,"這是'火'的蒙文寫法..."
昭甯眨巴着大眼睛,困惑地指着紙上的文字:"可是姐姐,南大人送來的圖紙上都是漢字呀..."
端靜一時語塞,她一直被蘇麻喇姑教導蒙文和蒙古各部關系,對漢字的掌握倒是不多,反而教不了妹妹。姐妹倆大眼瞪小眼,場面一時有些尴尬。
消息傳到毓慶宮,太子胤礽立刻上了心。第二日清晨,他就拉着康熙的衣袖懇求:"皇阿瑪,昭甯妹妹想學漢字做火铳,您派個嬷嬷教教她吧!"
康熙被纏得沒法,笑着點了點太子的鼻尖:"你倒是會為妹妹着想。"沉吟片刻後道,"蘇嬷嬷通曉漢學,又曾在欽天監伺候過南懷仁,就讓她去吧。"
蘇嬷嬷到永和宮那日,不僅帶來了文房四寶,還特意準備了一套《幼學瓊林》的插圖本。她将火铳的零件擺在案幾上,每教一個字,就指給昭甯看對應的部件:"這是'铳管',這是'扳機'..."
昭甯學得出奇地認真,小手指着圖紙上的字,一筆一畫地臨摹。
永和宮的西暖閣裡,昭甯的小書案上堆滿了圖紙和字帖。
晨曦剛透進窗棂,就能看見她小小的身影伏在案前,一筆一劃地臨摹着"燧發機"、"轉輪"這些複雜的字眼。
連平日裡最愛的木工活都暫時擱置了,那些半成品的零件被整齊地收在錦盒裡,等着她學成歸來再繼續。
"妹妹,這個'膛'字要這樣寫。"胤祉坐在昭甯身旁,耐心地糾正着她的筆順。
這位三阿哥自幼嗜書如命,如今見妹妹突然對學習如此上心,竟比得了新玩具還高興。
兄妹倆常常一坐就是大半天,認真跟着蘇嬷嬷學習,連用膳都要宮人三催四請。
而在庭院裡,胤禛正帶着五公主和剛會走路的胤祺玩得不亦樂乎。他們用昭甯之前做的小木铳打紙團,在花叢間設了靶子比賽。
偶爾胤祺跌倒了,五公主就會像個小大人似的跑過去扶他,還學着伊爾哈的樣子給弟弟拍打衣服上的塵土。
"三哥!這個字我寫對了嗎?"昭甯清脆的聲音從窗内傳出。
胤禛擡頭望去,隻見妹妹舉着寫滿字的宣紙,小臉上滿是期待。陽光透過窗棂,在她身上灑下斑駁的光影,襯得那雙專注的眼睛格外明亮。
……
然而好景不長,過了大半年,伊爾哈就注意到胤祉的情緒明顯低落了下來。往日裡那個會主動陪昭甯習字、興緻勃勃講解《千字文》的小男孩,如今隻是蔫蔫地坐在一旁,連翻書的動作都顯得心不在焉。
這天午後,伊爾哈特意将胤祉叫到跟前,輕輕撫着他的發頂問道:"三阿哥最近怎麼不愛和妹妹一起讀書了?"
胤祉低着頭,小手無意識地絞着衣角:"兒臣...兒臣..."話到嘴邊卻又咽了回去,隻搖了搖頭。
伊爾哈見狀,便讓人請來了榮妃。榮妃匆匆趕到永和宮,聽完伊爾哈的擔憂後,也是一臉困惑:"臣妾也發覺這孩子近來食欲不佳,夜裡還常說夢話..."她猶豫片刻,"莫不是...想去上書房了?"
"上書房?"伊爾哈微微一怔。确實,胤祉已經六歲了,按規矩是該進學的年紀。這些日子他陪着昭甯習字,怕是把這份心思壓在了心底。
正說着,窗外傳來胤祉的讀書聲。伊爾哈循聲望去,隻見小男孩獨自坐在廊下,捧着本《三字經》大聲誦讀,那模樣分明是在模仿上書房裡阿哥們的做派。陽光照在他單薄的背影上,竟顯出幾分落寞。
榮妃的眼圈頓時紅了:"這孩子定是見大阿哥和太子日日去上書房,心裡羨慕..."
伊爾哈輕輕歎了口氣。她這才明白,原來胤祉不是不愛讀書,而是想像真正的學子那樣,正正經經地進學。永和宮裡妹妹主要對着武器相關的書學習,他有點興緻缺缺。
伊爾哈輕輕握住榮妃的手,溫聲勸道:"妹妹不必憂心,這是好事啊。"她指了指窗外正襟危坐的胤祉,"你瞧三阿哥那認真的模樣,小小年紀就這般好學,皇上知道了定會欣慰的。"
見榮妃仍有些猶豫,伊爾哈又笑道:"五歲開蒙也不算早了,"她替榮妃理了理鬓角的碎發,"皇上最重皇子教育,見孩子主動要求進學,高興還來不及呢。"
伊爾哈推開窗,隻見小男孩捧着書站在海棠樹下,晨光透過花瓣灑在他身上,襯得那小身影格外挺拔。榮妃望着兒子認真的模樣,終于點了點頭。
"去吧,"伊爾哈輕推了她一下,"趁皇上今兒心情好,現在就去說。"她眨了眨眼,"你若是害怕就說是我讓你去的,保管皇上不怪罪你。"
榮妃感激地福了福身,轉身時裙角帶起一陣微風。
……
康熙的旨意很快傳遍紫禁城,内務府立刻忙碌起來。榮妃得了消息,歡喜得連午膳都沒用,就帶着宮女們翻箱倒櫃地準備起來。
上好的松花硯、紫毫筆,還有特意從江南采買的澄心堂紙,一應文具都挑最精緻的備齊。
"惠姐姐,"榮妃親自來到延禧宮請教,"阿哥所的床帳該用什麼料子?夏日裡是用竹席好,還是玉簟好?"
惠妃見她這般鄭重,不由得笑道:"你如今協理六宮,要什麼好東西沒有?"說着還是細細指點起來,"竹席透氣但易生蟲,還是用蘇州進貢的冰絲簟妥當。
枕囊要備兩個,一個裝菊花明目,一個裝茉莉安神。"
有了惠妃的經驗之談,榮妃準備起來更是得心應手。她這兩年執掌宮務,各處的管事太監聽說是三阿哥要用,無不盡心盡力。
尚衣監連夜趕制了四季衣裳,連袖口的雲紋都繡得一絲不苟;膳房的總管親自來問阿哥的口味,拍着胸脯保證每日的點心不重樣。
"到底是榮主子有臉面,"老嬷嬷一邊給衣物熏香,一邊感慨,"當年惠妃娘娘準備大阿哥的物件時,可沒這麼順當。"
榮妃撫摸着給兒子新做的書包,忽然想起什麼似的,又往裡面塞了包昭甯最愛吃的松子糖:"三阿哥去了上書房,還得常回來看看妹妹才是。"
消息傳到永和宮時,昭甯卻癟着小嘴,眼淚汪汪地扯着伊爾哈的衣袖:"皇額娘,三哥去了上書房,誰陪我讀書呀?"
伊爾哈輕輕擦去昭甯臉上的淚珠,柔聲哄道:"傻丫頭,你還有四弟、五弟呢。等他們再大些,不都能陪你讀書玩耍?"
她指了指窗外正和五公主玩九連環的胤禛,"瞧,四阿哥現在不就常來找你讨教木工活?"
昭甯抽抽搭搭地往窗外望了望,小臉上的愁容總算舒展了些。
伊爾哈趁機往她手裡塞了塊桂花糖,又指着桌上未完成的木铳圖紙道:"等你把這些都研究透了,說不定還能教弟弟們呢。"
待昭甯破涕為笑,又跑去擺弄她的零件時,伊爾哈望着女兒專注的背影,心中卻泛起一絲複雜的情緒。
她比誰都清楚,昭甯走的這條路有多特别——在這深宮之中,一個癡迷機械的女兒家,終究會與尋常閨秀漸行漸遠。
"娘娘在想什麼?"琉璃輕聲問道。
伊爾哈搖搖頭,目光落在昭甯剛寫歪的"樞機"二字上:"隻是忽然覺得...這孩子将來怕是要耐得住寂寞。"
那些真正鑽研學問的人,往往要在漫漫長夜中獨自摸索,"不過現在說這些還早,先讓她高高興興地學吧。"
窗外的春光正好,昭甯正興高采烈地向胤禛演示她的新發明。伊爾哈抿了口茶,将那些遙遠的憂慮暫時壓下。
至少此刻,永和宮裡還回蕩着孩子們歡快的笑聲,這就夠了。至于将來...将來的事,就交給時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