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被這環境腐蝕,已經是曾經生理意義上還是個孩子的他所做出的最大努力了。
但他還是在這個環境中沉浮着,并學到了點什麼東西。
他學到了一套自保有餘,還手不足的閃避流打架技巧。雖然這套以閃避與放風筝為主的打架技巧有些偏科,但在地形與建築複雜的哥譚已經足夠面對大部分情況了。
至少能讓他在大多數情況下成功逃離危險。
除此以外,就是在黑暗的環境中完美隐藏身形的能力。這是他能在哥譚那些被□□們掌控的各大隐藏副本地區中,成功來去自如并保證存活的哥譚生存技能。
這兩個在僑的鍛煉下,被周圍的同齡人視若不可思議的傳奇技能,慢慢成為他的另一種本能。
但如果僑要成為蝙蝠俠,隻憑借這些在普通人眼裡不可思議的技能還遠遠不夠。
他必須要學習那些更深奧的知識,首當其沖的就是犯罪學,偵查學,心理學,法學;還要為了他日後的那些高科技·燒錢·沒門路·裝備,而被迫變身成為半個科研人才,自己獨自去制造那些屬于蝙蝠俠的裝備而所要學習的物理學,無機和有機化學,量子物理學。
以及必不可少的生物學,醫學,解剖學。蝙蝠俠必須要熟悉人體的,在不下殺手的情況下能快速有效的擊打敵人要害,還要在保持潛行狀态的情況下将敵人無聲放倒。
并且僑還要感到痛苦地提前預防日後可能有的高智商反派所擁有的,各種各樣的毒氣,比如小醜笑氣,稻草人的恐懼毒氣,貝恩的毒液等。以及其他三五不時會造成大範圍傳播的感染病毒——即使僑非常希望這方面的命運能出點問題。
還有日後作為蝙蝠俠最重要的一項技能,127種格鬥技,以及在DC宇宙有“世界最偉大的偵探”之稱的偵查與推理技能。
但這一切的前提,都在于學藉。
僑是不可能在哥譚做到以上種種設想的。僑已經休學了是一方面原因,哥譚目前教學質量最優秀的學校無法開放給他這樣的人是另一方面原因。
他必須得換一個城市去進行更深入的學習。而城市的選擇,被他暫時定為隔壁的大都會。
僑需要為自己的新身份進行鋪墊。并且,他需要提前去調查一下處于計劃之中的萊克斯·盧瑟的情況。
他還不知道,這個宇宙萊克斯·盧瑟是什麼樣的。
他甚至不知道萊克斯·盧瑟現在的年齡。
他隻能憑借模糊的印象,得出萊克斯·盧瑟應該比克拉克·肯特的年齡大的結論。
而克拉克·肯特的年齡應該和布魯斯差不多。
僑後知後覺,此時的萊克斯·盧瑟該不會還是個小孩子吧。
……這和他預想的有點不一樣。
但無論年齡大小,他總要去大都會找萊克斯·盧瑟的。
用那疊現金買了一個新的手提電腦,提前一個月預訂了去大都會的車票的僑如此想着。
他特意留出了一個月時間,是因為在哥譚,他還有一些事情需要處理。
比如他的身份問題。他并不完全是個無名小卒,所以他需要在離開前将自己曾經留下的影響完全淡化掉。将自己的離開僞裝成一個很小且正常的過程。
還有他的那間小屋。即使裡面已經沒什麼特别的回憶了,他也想再思考一下,如何與它進行妥善的告别。
除此以外,僑覺得他還可以在哥譚再做一些事,例如利用哥譚得天獨厚的環境,在自己恢複了曾經作為一個普通人的記憶後,嘗試以一個非哥譚人的視角來重新研究與代入罪犯的心理。
就如同語言的學習一樣。
兩種語言對照着學習與運用,才能更好地認識到在那些自己習以為常的尋常對話下,那些構成這門語言底層邏輯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什麼才是同類的潛在的共鳴。
他現在能更清晰地認識到,自己與哥譚這座城市的隔閡到底來源于哪裡。
但與此同時,他卻也已經同樣清晰地認識到,有些東西終究是随着這座城市一起,銘刻進了自己的骨血裡。
他曾無知覺地被這座城市沖刷了十幾年的靈魂。
而現在,随着失去的記憶再度返回,他曾經缺失的那一塊靈魂也一樣。
到底應當是身份決定了認知,還是認知決定了身份?
他要重新學會掌握自己的錨。
隻有在哥譚他才能有這樣的機會與體驗。
他要為成為蝙蝠俠做一切應有與必要的準備。從現在起,他就得為此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