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時分,蘇晚将做好的菜一一端上桌。
拍黃瓜清脆爽口,淋了香油和蒜末,在燈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澤;
生切番茄拌了白糖,酸甜的汁水浸在碗底,紅彤彤的格外誘人;
鹵牛肉切得薄薄的,醬香濃郁,紋理分明;
最後是一人一大海碗的雜醬面,面條勁道,肉醬鹹香,黃瓜絲和豆芽碼得整整齊齊。
陸遠川剛訓練回來,洗了把臉就聞到香味,肚子立刻咕噜叫了一聲。
他坐到桌前,看着滿桌的菜,忍不住笑道:“今天是什麼好日子?這麼豐盛。”
蘇晚笑着給他夾了一筷子牛肉:“牛嫂子家的菜新鮮,就多做了幾樣。”
幾個孩子早就迫不及待了。
陸睿埋頭扒拉面條,吃得呼噜呼噜響;
保國專挑牛肉吃,腮幫子鼓鼓的像隻小倉鼠;
衛國一邊吃一邊含糊不清地說:“媽,這黃瓜真脆!比食堂的好吃多了!”
安安坐在小闆凳上,小手捧着碗,吃得慢條斯理,但小臉上全是滿足。
她擡頭看向蘇晚,眼睛亮晶晶的:“媽媽,明天還能吃這個嗎?”
陸遠川夾了一筷子番茄拌糖,酸甜的汁水在舌尖化開,他忍不住眯了眯眼:“這番茄很甜。”
蘇晚看着他們狼吞虎咽的樣子,心裡暖暖的:“慢點吃,鍋裡還有。”
陸遠川擡頭看她,嘴角還沾着一點醬汁:“你怎麼不吃?”
“我吃過了。”
蘇晚笑着遞給他一張紙巾,“看你訓練累,特意多做了點。”
陸遠川接過紙巾,順手握住她的手腕,指腹在她掌心輕輕摩挲了一下,低聲道:“辛苦了。”
幾個孩子假裝沒看見,但嘴角都偷偷翹了起來。
燈光下,一家人圍坐在桌前,碗筷碰撞的聲音、咀嚼聲、偶爾的笑語,交織成最平凡的幸福。
晚飯後,蘇晚從箱子裡取出兩本嶄新的小人書,封面上鮮豔的彩繪在煤油燈下泛着溫暖的光澤。
陸睿和保國立刻放下手裡的玩具,眼睛亮晶晶地圍了過來。
“今天講《小兵張嘎》和《鐵道遊擊隊》。”
蘇晚拍了拍身邊的空位,衛國和安安也趕緊湊過來,四個小腦袋擠在一起,滿是期待。
蘇晚翻開書頁,聲音輕柔地讀着故事。
陸睿和保國一邊聽,一邊用手指點着字,嘴唇無聲地跟着念。
他們的記性極好,蘇晚隻需讀一遍,他們就能磕磕絆絆地自己讀出來。
“嘎子……機智地……躲過了……鬼子的……搜查。”
保國一字一頓地念着,遇到不認識的字就擡頭看蘇晚。
“這個字念‘搜’。”
蘇晚耐心地教他,“搜查的搜。”
陸睿已經能流暢地讀下一段了,隻是偶爾停頓,皺着小眉頭思考某個生字的讀音。
衛國雖然認的字不多,但聽得格外認真,時不時還要插嘴問:“後來呢?嘎子跑掉了嗎?”
安安抱着布娃娃,雖然聽不懂複雜的情節,但看到哥哥們專注的樣子,她也乖乖坐着,小手輕輕摸着書頁上的圖畫。
蘇晚看着他們,心裡軟成一片。
這些小人書是她半年前偷偷去市裡買的,藏在空間裡,每次隻拿兩三本出來。
陸睿和保國格外愛惜,看完後總會工工整整地放回書架,連衛國和安安也學會了不撕書、不亂丢。
半年來,兩個大的認字飛快,已經能自己讀書了,可他們還是喜歡窩在蘇晚身邊,聽她再講一遍。
或許對他們來說,認字是其次,依偎在母親身邊聽故事的溫暖,才是最珍貴的。
夜漸深,電燈的光暈籠罩着一家五口。
窗外偶爾傳來幾聲蟲鳴,而屋裡,隻有翻書的沙沙聲,和孩子們稚嫩的跟讀聲。
晚飯後,陸遠川利落地收拾着碗筷,鍋碗碰撞的聲音清脆地回蕩在廚房裡。
竈台上的大鐵鍋已經燒上了水,火苗舔着鍋底,水汽漸漸氤氲開來。
“爸,水熱了嗎?”
陸睿探頭進來問,手裡還拿着剛看完的小人書。
“快了。”
陸遠川擦了擦手,“叫你弟弟們準備換洗衣服。”
如今新修的廁所派上了大用場。
水泥砌的洗澡區寬敞幹淨,牆上釘着的木架放着肥皂和毛巾,地上鋪的防滑瓷磚讓蘇晚再也不用擔心孩子們滑倒。
陸睿和保國已經能自己洗澡了。
兩人端着盆,像模像樣地打肥皂、搓頭發,偶爾還會互相幫忙沖背。
陸遠川站在門外,聽着裡面嘩啦啦的水聲和兒子們的說笑聲,嘴角不自覺揚起。
衛國年紀小些,還得陸遠川親自幫忙。
小家夥坐在小闆凳上,乖乖仰着頭讓父親沖洗頭發上的泡沫。
“眼睛閉緊。”
陸遠川的大手擋在衛國額前,溫水順着孩子的發梢流下。
另一邊,蘇晚正給安安洗澡。
小姑娘坐在木盆裡,手裡捏着一隻橡皮小鴨子,那是陸遠川上次去縣城特意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