攪勻的蘸料看上去跟剛才無異,用筷尖沾一點嘗過之後,才發現酸辣鮮美,十分開胃。
蒸餃用的純肉餡料,一丁點菜都沒放,幹吃不免油膩,如今搭上這碟油醋汁确是剛剛好。
吃着蒸餃,靈兒突然傷懷,“翊哥兒當真是得了花姨娘的真傳,做什麼都比别人做的好吃。可惜,花姨娘最拿手的那道鯉魚焙面沒留下配方,如今誰都做不出她的味道,我記得之前翊哥兒最愛吃那一口了。”
唐錦翊根本沒吃過這道菜,通過檢索原身的記憶才得知,原來是一種魚的做法,屬于汴京當地一種傳統佳肴。
鯉魚焙面,許多人都愛吃,然而花姨娘走得急,沒留下傳人,以至于人們尋遍各大酒樓,至今都找不到能跟她媲美的味道。
“不如明日我們買條魚來,試試看?”
唐錦翊躍躍欲試。
上輩子作為美食博主,每次看到沒吃過或沒做過的食物,他都要嘗試一遍,哪怕是一次做不好,多試幾次總能成功。他就是憑着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将制作美食的點點滴滴發到網上,才積累起百萬粉絲。
“嘗試”對他來說,是最簡單不過的事情,大不了就重新再來呗,不費事。
唐九第一個站起來支持,“好,明日早起,我去買魚,一定挑一條最肥美的回來。”
“你去?我看你還是在家陪着我哥兒燒火吧,你若去了,别再被魚販子賣了,哈哈哈~”
......
吃完飯,靈兒便去了大堂。
如今酒樓大堂中雖然還是什麼都沒有,但在唐錦翊不懈的宣傳下,已經有好幾波人來買幹脆面了。
大廳還沒來得及打掃,灰塵很多,中央卻已被踏出了一條小路。
因今日早晨隻做了一鍋,早早就賣完,所以來晚的人家就隻能預定明日的吃了。
靈兒忙着将人們所需的口味和數量記錄好,一刻都不得閑。
唐錦翊想去街上走走,看還有沒有什麼需要準備的食材,唐九想來想去,覺着自己留在家也幫不上什麼忙,還不如去幫唐錦翊拎東西,于是也跟着上了街。
西街還是一如既往的繁華。
橋頭上多了個賣幹脆面的攤子,就占在起初唐錦翊所尋的位子上,然而,已經沒有人排隊購買了,有人停于攤前,詢問幾句後便空手離去,徒留販子怅然而立。
唐錦翊路過一看,正是當日掀他攤子那人。
風筝攤老闆見他來了,熱情招呼,“小郎君,小郎君,你這幾日去哪了?我想你想的緊哩!”
“大哥,我哪也沒去,隻是把攤子挪到百味樓去了。”
“怪不得。我尋了好幾次,連北邊那條街都去看過,賣幹脆面的不少,就是沒見你的蹤影。”
“我又出了許多新口味,東西一多,帶出門來十分不便,索性就直接在家賣了,大哥若想吃,就去百味樓預定吧,今日定明日取,若是不方便,我們送貨上門也是可以的。”
唐錦翊笑悠悠的說道。
這時,唐九從懷中摸出一小包幹脆面,這是早晨唐錦翊留給他的,他還沒舍得吃。
他拿出一粒遞上去說:“大哥,這是我家新出的香辣味幹脆面,可好吃了,先嘗後買不上當,你先嘗嘗。”
風筝攤老闆接到手,還沒來得及送入口中,就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
“這面是叫‘香辣味’?真是獨特,有點嗆鼻,倒叫人不敢吃了呢。”他瞅着手中敷了一層紅粉的幹脆面不敢入口。
唐九見狀,直接扔進口中一個。
面餅在咀嚼中發出誘人的脆裂聲,聽着就好吃。
風筝攤老闆實在兜不住口水,再也忍不住多日來對幹脆面的想念,也不管嗆不嗆鼻子了,一口吃了進去。
一時間,舌尖又熱又痛,不知該如何是好,忙把它嚼了。
當酥脆的面餅在碎成泥的時候,一股淡淡的甜味便激發出來,口中又是另一番味道。
“妙啊!”
這跟自己平時吃的辣味截然不同,辣得刺激、辣得痛快,并且更香更有味,辣得想流淚,卻還想再吃。
家中娘子自從吃過這小郎君送的幹脆面後,心中一直惦念着,連活兒都做不下去。他早就想再買一些回家,可惜一直遇不着小郎君,就隻好去新來的那家買。結果娘子吃後總不開心,說買到的幹脆面是假的,糊弄人,還為此鬧了脾氣。
這下可好了,終于能給她把真幹脆面買回去了,而且還是從沒吃過的味道,她肯定高興。
唐九見旁邊攤位的男子面色難堪,直接過去買了一包,當着他的面拆開吃了。
才吃了一口,便吐了出來。
“好難吃啊,又鹹又硬,跟我家的沒法比。”
剛要扔了,卻被唐錦翊一手攔住,“我嘗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