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豆腐。”
唐錦翊擦了手,待蘇周他們都落座之後才坐下來。
“靈兒已經将幹脆面打包好了,先幫二位送上馬車,免得待會兒忘了拿。”
唐錦翊笑意盈盈地端起小碗,盛出豆腐羹,輕放于宋淵跟前,随後又接過青木手中的碗,親自盛了一碗給蘇周。
蘇周看着滿桌美食,不禁感歎:“在海外漂泊許久,都快忘了家鄉的味道,唐兄這一桌尤其對人胃口,有心了。”
宋淵早就饞的發慌,也不寒暄幾句,就着那碗豆腐羹問道:“真的是豆腐啊?”
唐錦翊遞上湯匙和竹筷,“嘗嘗便知。”
宋淵收了扇子,接過食具,“這主人都上桌了,不如我們......就開動吧。”
面對美食,他先前對唐錦翊的偏見不翼而飛,現在就隻想嘗嘗這道看起來輕薄如霧的豆腐羹。
勺中湯羹看着清淡,卻有食欲,趁熱喝上一口,軟嫩的豆腐絲在口腔中融化成液,順着食道滑下,暖暖的感覺直至心底。
“唐兄好手藝啊!這味道,比美食坊的肉羹還香!”
宋淵的誇獎毫不吝啬,随即又吃了一勺。
湯汁中的小小顆粒滑入口中,顆顆彈牙。
宋淵咀嚼過後看了看湯勺,納悶道:“我在這羹湯中并未見到蝦肉的蹤影,為何吃起來有股海味鮮香,嚼起來還彈彈的?唐兄,你放了什麼好東西?”
“原想蝦肉提味兒,便買了些煮了。這道三鮮豆腐羹中,是把煮好的鮮蝦先拍後剁,制成蝦蓉調入,雖然剁得細膩,但蝦肉緊實,偶爾嚼到,可以中和豆腐的軟爛無趣之感。今日菜品油膩,喝點清淡的清清腸子。”
“怪不得風味如此獨特,原來是放了蝦蓉?我倒是第一次聽說把蝦做成調味品的。”
宋淵又喝了一口,回味許久,隻覺一口口喝不解饞,于是端起碗來,将整碗羹湯喝了個精光。
“好喝啊!再來一碗。”
“好。”
唐錦翊見他喝的暢快,便又盛上一碗。
宋淵顧不得吃菜,又喝起來......
蘇周還未見宋淵有過如此吃相,竟連儀态都不要了!不免吃驚,忍不住也執起湯匙,淺淺嘗了一口。
直到羹湯入肚,才終于理解一個對食物處處挑剔的富家哥為何能露出如此吃相了。
鮮香味美實不足以形容豆腐羹的味道,細細回味,那恰到好處的酸爽中竟還夾着一絲辛辣,可口至極。
此時此刻,他雖置身後廚,卻猶如站在山頂上,沐浴春風中,心曠神怡。
“唐兄這湯不光色香味俱全,還有讓人身心舒暢的功效,我倒不舍得喝了。”
“不過一道開胃小湯,蘇兄若是喜歡,我把配料方子寫給你。”
唐錦翊還想着蘇周前日多給的許多銀子,區區一個湯譜不算什麼,何況,他對蘇周印象極好。
“能品嘗到如此美味,已是三生有幸,豈敢要了唐兄的秘方去,我還是趁着今日多吃一點罷。”
客套了幾句,随後用那雙竹筷夾起一片莴筍放進小碗中,就着米飯吃了一口。
“鮮!”
蘇周的味蕾徹底打開了。
桌上有五道熱菜,一道羹湯,兩道涼菜,除了紅燒肉和豆腐羹以外,還有辣子魚塊、韭菜香幹、紅油青筍、素炒芥藍、油爆大蝦和糖醋丸子,這些菜擺得整整齊齊,被唐錦栩取名叫做“春色滿園”。
詢問是何典故,才注意到這并不是什麼高端食材,都是些春日裡的常見小菜。
就比如說這道紅油青筍中所用到的莴筍,每到春日,農戶家中的地裡一抓一把,幾乎要吃膩了,唐錦翊卻想得出如此不同尋常的吃法,佩服之餘,這一盤底的紅色亮油讓蘇周好奇得緊。
“唐兄,這紅色的用什麼做的?為何吃起來比黃芥醬還辣?我倒沒見過。”
宋淵用力扒了幾口飯停下來,嘟囔說:“唐兄這桌菜,光看看不出門道來,非得親口吃了,才能了解其中奧妙,這紅油又辣又香,那丸子酸甜脆口,還有那韭菜,竟能跟香幹兒一起做熟!咱沒吃過的多了,你就别問了,吃了就知道!”
“這......”
蘇周還沒說什麼,宋淵一下子被魚塊辣了嘴,一時不知如何是好,搶了他的碗緊填了幾口飯。
“你一個賣貨郎,學什麼讀書人的酸腔調呢?再不吃,我可就連你的也吃了。”
說話也擋不住宋淵的嘴,不光把蘇周酸了一番,連他的米也一并吃光了......
唐錦翊見他吃得開心,就又為蘇周新添了一碗飯。
“這紅油和辣子确實是我的秘方,不能告知,二位若是喜歡,我讓靈兒包一些,你們帶着給家人嘗嘗。”
“連吃帶拿多不好意思~”宋淵從飯中擡起頭,恰巧靈兒已經包好了辣椒,他順手接過來塞進了袖子。
“唐兄手藝這麼好,為何不将這百花樓開起來?”剛一開口就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可惜刹車已經來不及了,隻好繼說下去。
“是缺錢嗎?”
唐錦翊嘴角微微抽動了兩下,心想,這人的嘴怎麼每個把邊兒的?專捅人心窩子啊這是!
看了他們幾眼,發現三雙眼睛全巴巴地望着他。
“并非銀錢問題,隻是我對經營酒樓毫無經驗,如今隻能從販賣小食積累了。”
“哦。”宋淵舔舔嘴唇,上下打量他一番,看出來了,缺錢,但不承認......
“唐兄這幾日還去東街賣幹脆面嗎?”
“去,隻再賣幾日就不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