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人們得知少主人帶着朋友過來,連忙出門迎接,幫他們把車上的行李搬去卧房。
吳庸家每間屋子都很寬敞,王勇打算睡在外間,這樣林海有什麼事能及時找到他。林海揉了揉眼睛,跟奶兄弟打了個招呼,躺在床上沒多久就睡死了。舟車勞頓,實在困得不行。
他這一覺直睡到傍晚,吳家的下人喊他和王勇過去吃飯。
王勇在外間和吳庸的書童一起用飯,而林海他們三個則在裡間。
“聽說蘇州城晚上甚為熱鬧,咱們吃完飯,出去逛逛行不行?”吳庸提議道,他在三人中年紀排第二,性子卻十分活潑,平日酷愛玩樂,如果沒有他爹拘着,怕是要上天。眼下離開了吳江縣,按捺不住性子了。
林海還是很小的時候跟父親來過一次蘇州,當時走的匆忙也沒來得及仔細逛逛,因此聽到吳庸的提議很心動,“可以,正好當作消食。”
“時飛兄,你要不要一起去?”吳庸問。
“你們去吧,我要在家溫習功課。”賈化拒絕了。
吳庸見狀感歎道:“你這麼用功,這次肯定能中的。”
賈化回以微笑,俨然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他家原本也是詩書世宦之族,可惜他生于家族末世,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祖宗根基已盡。他一心求取功名,為的就是重整門楣。
夜晚,蘇州城内人山人海,林海與吳庸出門後沒過多久就被人群沖散。好在他們記得回家的路,分開後各自按照喜好去遊玩了。
大街上張燈結彩,商販們紮了花燈出來賣,考生們為了讨個吉利争相購買,生意火爆。
林海也買了一盞花燈,提着越過人群來到學士河。河面上漂浮着不少花燈,它們跟随水流晃晃悠悠往前而去。
林海小心翼翼地把花燈放入水中,看着它慢慢離開自己與其他同類彙集,直到他也分不清哪一盞是屬于他的才反應過來,要許願!急忙雙手合十祈禱考試順利。
放完燈後,他詢問路人找到了一家書店,挑了幾本書準備送給吳庸,雖然他不讓付房租,但白住他家這麼久也挺讓人不好意思的。
買完書出來,旁邊是明德樓,乃前朝宰相斥資修建,他也是蘇州人,為了鼓勵同鄉讀書上進,修建此樓,後來漸漸成為風雅之地。讀書人經常聚集在此地吟詩作對、賞花弄月,十分熱鬧。
林海駐足停留,聽到明德樓之内不時傳出叫好聲,應當是在比試才學。
他好像還看到時飛兄的身影從欄杆處閃過,不知道是不是眼花了。
林海對文人集會活動不怎麼感興趣,他搖搖頭離開了,又在街上逛了半炷香的時間,感覺小腿酸軟,于是回吳家去了。
吳家下人告訴他吳庸還沒回來。
“那要不要去找找他?”
下人說不用,并向林海露出了一個奇怪的笑容,說:“少爺準去快活了。”
林海回到房間才後知後覺體味到那句話,吳庸是去嫖宿了。
第二天清晨,他爬起來先在院子裡打了一會兒拳,然後伏案讀書。
去客廳用早飯時,林海發現吳庸不在,他的書童說他清早回來的,還在補覺。
賈化好像也沒睡好,臉上冒出來兩個黑眼圈。
林海有些奇怪,怎麼一個兩個都這樣,“時飛兄,你昨天晚上沒有休息好嗎?”
賈化攥了攥袖中藏着的拜帖,說了一句假話:“昨夜溫習書本知識,忘記了時間,加上換了一個環境,所以不曾睡好。”
其實他昨夜偷偷摸摸去了明德樓,參加了賽詩會,赢得滿堂叫好,知府大人的公子甚至給了他一張拜帖,請他上門做客。
他積累的名聲越大,被考官知道的可能性也越大,想結識他的人越多,這些都是他日後的仕途資源。
不知怎的,在林海面前,他不願說起這些。
林海信以為真,也就沒有再多問,把昨夜的事情暫時忘在腦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