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在傷心之餘感覺肚中饑餓,打算去找一些吃的祭五髒廟。大約走了一炷香的時間,他才來到洞口。洞口不知是被誰用石頭壘起一道牆,堵住了出去的路。
他默念口訣,那道牆便消失了。
走出洞穴,才發現這地方居然是在某座山的半山腰處,向下遠眺,有一座不大不小的村莊,飄着幾縷炊煙。
孫悟空搖身一變,化成一位中年道士,甩了甩拂塵,蹦跳着下山去了。
來到拐彎處,忽然發覺一處茅草有悉悉索索的動靜。他定睛一看,有人穿了身紅袍,正蹲在草裡哭。
孫悟空拿起拂塵,往那紅袍人身上一拍,“是何人在此哭嚎啊?”
哭聲頓時止住,不多時,從裡面爬出來一個人,頭發亂糟糟的,沾了幾根枯草,好奇地盯着孫悟空。他還從來沒見過穿得這麼體面的人,就算是村子,衣服上也打了一個補丁。而這個人,衣裳看起來滑溜溜的,一個補丁也沒有。
孫悟空看這小孩約莫十歲左右,皮膚黝黑,還穿着鮮紅的衣裳,跟個夜叉郎一般。
他忍不住笑出聲來:“你這小孩,怎麼這幅打扮,幸好現在是白天,要是到了黑夜,走在外面,人家還以為是一塊紅布在飛呢。”
“這是我娘給我做的新衣裳,不好看嗎?”
“好看好看,你娘針線工夫不錯,小孩,你今年多大了呀,叫什麼名字,下面這座村子是什麼去處?”
“我娘叫我鐵牛,大名是李逵,今年五歲了。家住百丈村。”
五歲?這是吃什麼長大的。孫悟空幹脆坐在一旁的石頭上,問他:“你為什麼在哭啊,是你爹娘打你,還是村子裡的人欺負你?”
鐵牛不知道從哪裡摸出一把鐮刀,一邊熟練地割茅草,一邊說:“我爹早就沒了,村子裡面的小孩都打不過我。”
“那哭是為什麼?”
“我娘說要把我送去什麼洞裡,給什麼大王,當什麼童男,以後就回不來了。我想起來傷心。”小孩子說話颠三倒四,一般人聽不懂是什麼意思。
孫悟空聽懂了,心想,怕不是遇到吃人的妖怪了吧。
就在這時,兩人身後傳來一個男聲,“鐵牛,你茅草割好了沒有,要回家吃飯了。”
\"割好了,大哥。\"
孫悟空轉身看去,原來是個青年大漢,皮膚也是黝黑,穿着麻布衣裳,背上是一捆柴火,有些警惕地看着他。
孫悟空将拂塵别在腰間,起身行禮道:“施主,貧道有禮了。”
大漢不知道怎麼回禮,隻能雙手合掌,笨拙地鞠了一躬。
猴王繼續介紹自己,“我是蓬萊山上的道士,姓孫,路過寶地,肚中饑餓,不知道能否讨頓飯吃?”
這句話大漢聽懂了:他是孫道士,餓了想吃飯。
“你跟我來。”大漢把鐵牛割好的茅草塞在腋下,領他們下山回家。
進村之後,孫悟空發現,這座村落所有房屋的門都是緊閉的,路上沒看見其他村民,隻有偶爾從屋内傳來的說話聲,才知道還有人在。
鐵牛家在村子最西邊,是一座破舊的茅草屋,最近刮過幾次大風,卷走了茅草,屋頂是漏的。所以大漢讓鐵牛上山割茅草,用來修補房頂。
“達子、鐵牛,你們回來了嗎?”聽到屋外的動靜,從屋内走出一位老婦人,頭發花白,雙眼渾濁。
“娘。”鐵牛放下鐮刀,過去攙扶住她。
“這位是?”李母問。
“哦,娘,他是孫道士。您飯做好了嗎,添一副碗筷吧。”李達一邊在屋檐下整理柴火,一邊說道。
“真人神仙怎麼能跟我們吃一樣的呢,老神仙,您等着,我去做齋飯。”
孫悟空忙攔住她,“女施主,不用麻煩了。我從小修持,吃桃果為生,您家裡可有?”
“有有有,您快進屋。”
李母帶他來到堂屋坐下,屋裡很簡陋,就是一張桌子和三張闆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