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神武大将軍實錄 > 第1章 第 1 章

第1章 第 1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大禹國建國已有四百年,先後曆經先帝開元,文景盛世,血洗漢青宮,秦王暴政,三王之争,榮衰各半,毀譽摻雜。到如今八州十七郡賦稅嚴苛,民不聊生,百業頹廢,糧倉空虛,基本上是走到了盡頭。

邊蠻四族又趁此機會聯合結盟圍攻大禹。自蕪州巨鹿城破,盛辛戰死,整個大禹如囊中之物,七天連下二十四城,八州裡兩州挂了降旗。

鐵騎烈馬踏破千裡沃土。

本朝本代的皇帝号複元取的是開複盛元之意,行的卻是國破家亡的國運。

偌大一個王朝要是頹落必定不是一代人的努力,遙想當年太祖先帝力拔山兮氣蓋世,收取五州十郡開創霸業,到崇帝中庸,文帝圖治,景帝開盛世,大禹的版圖擴張,貢臣遍布,号稱千古一盛世。京城鄢都更是千裡繁華,商賈巨富,王公貴族,外朝來使,儒生雅客,江湖浪人,無所不有,萬裡稱頌。在朝有治世之臣,治軍之将,在野有名仕鴻儒,大隐隐于市。

盛極,而後衰極。

景帝駕崩,太子登基,改号光武。光武帝資質平平,政績庸庸。一生抑郁,死前未立太子,隻有兩個子嗣。大皇子生母齊妃年十七,小皇子生母皇後不足六月。

光武帝還未駕崩前朝廷就為立長立嫡分成了兩派。光武帝一死,朝堂之上暗潮洶湧,為立新帝足足争論了兩個月,直到皇後母家定西大将軍張旗帶兵回朝,力保小皇子登基,改号正興,皇後榮稱聖英太後,垂簾聽政。張家一時權傾朝野,黨同伐異,先逐鎮北将軍盛家,再貶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封大皇子為雍王,遠赴滁州。

正興三年,雍王回京述職,聯手秦王借禁軍血洗漢青宮。

定西軍為清君側出兵圍剿鄢都,盛老将軍千裡奔襲,帶着他的成名鐵騎黃金甲于三天内援朝,救新帝于危難。

張家叛國,滿門抄斬,盛老将軍救駕有功,就地封王,成為大禹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異姓王。

此時的大禹已有亂象,新帝号洋,登基沒兩年患了偏頭痛,其人陰郁,暴虐更甚。

洋帝忌諱武将,先杯酒釋兵權讓盛老将軍解甲歸田,又秘密召回并鸠殺了邊境盛,祁,衛三位将軍。自此大禹武将凋零,再沒有能統率黃金甲,馳騁邊境線的将才。

暴政苛稅,大興土木,不思朝政,耽于美色。登基第七年,洋帝在下朝的路上與秦王起了沖突被秦王一掌推倒,當場磕死在石階上。滿朝嘩然,太子草率登基,秦王下獄。

登基大典在即,秦王越獄,再次率禁軍圍城,曆史重演,皇室相殺,皇位更替,太子慘死,秦王登基,号中正。

中正帝得位不正,文臣上書,史官痛批,坊間謠言四起,為堵住悠悠之口中正帝下旨重開了文字獄七天斬首八十四人,流放二百五十七人。

中正帝喜好奢靡,大新土木比洋帝更甚。國庫日漸空虛,大興賦稅徭役,終緻民不聊生,流寇成群。

滁州率先起義,自立為王。張家餘孤聯合舊部與南蠻攻打邊境,引發三王之亂

沒有武将讓大禹節節敗退,不得已,中正帝請出早已卸甲的前撫邊大将軍,祁連山。祁老年已六十,披挂上馬仍叱咤風雲,攻打南蠻,收複失地,料理流寇,圍戰滁州,可惜最後戰死,馬革裹屍。

中正帝風雨飄搖的熬過了一年,正趕上百年難得一見的洪災,旱災,雪災,雨淋白骨血染草,月冷黃沙鬼守屍。中正帝如開悟般頒布罪己诏,宣稱出家,讓位給自己的侄子。

新帝已是而立之年,忽得皇位惶惶不安,昏庸懦弱,聽信權臣,親王攝政,三朝老臣撞死漢白玉柱,上書天亡大禹,王朝覆滅已然注定。

也就是這時雪上加霜,邊蠻四族重整大軍,鐵騎四萬打入大禹。眼看國破攝政王幹脆帶着禁軍,以南下親征的名義自立為王。

急病亂投醫,皇帝又找上了當朝甚安王盛辛。臨危受命,盛辛整理窮兵散勇,出征禦敵,在蔺州以三萬兵力死守十七天,給大禹掙來了一線生機。

盛辛雄韬偉略大有一鼓作氣救國于水火的氣勢,然而攝政王與蠻人勾結,兩面夾擊七萬大軍圍殺盛辛,盛辛戰死。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