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若是你這書鋪屆時開不下去了怎麼辦?”
墨書微微一笑,對着人群壓了壓示意噤聲,待衆人聲音小了些,墨書才開口,“諸位不必擔憂,我們東家乃是定國公世子,東家特意請了許歸山許老來評定,不止如此,京城不過是第一家,過些時日東家會安排人去各州府府城都開一家書鋪!”
人群沒了質疑聲,而是傳來了讨論,定國公府人品自不必多說,許老的名聲自然不會有人質疑。
莫時言從裡間走了出來,對着人群拱了拱手,“多謝諸位街坊今日來捧場我這書鋪的開業禮,稍後近書鋪消費的不論買多買少,皆送一刀紙。”
人群中明顯多了不少心動的人。
能在京城中有落腳地的,多半家中溫飽不是問題,自科舉制推行以來,私塾多了許多,自然有不少人家送孩子去讀書,這年頭讀書不便宜,幾本書便是幾兩銀子,差點的墨也要六七十文,紙也不便宜,差些的紙一刀也要二三十文,而一斤肉也不過十幾文。
午時四刻一到,莫時言接過一旁墨書遞過來的紅綢,用力一拉,墨書和墨竹同時點燃了兩邊的鞭炮,匾額上書“山止書閣”四個大字。
炮仗一停,墨竹在門口迎客,墨書去裡面收錢,幾個暗衛做小厮打扮在招呼客人。
有大多數人都是買了幾刀紙,或是一塊墨,山止書閣的紙與墨也比旁的店便宜許多,别家紙便宜些二十文,山止書閣十五文,墨五十文,不過因為價格便宜的原因,供貨不是特别多,畢竟也不止這一家書鋪,别家書鋪都是從紙商手裡收的,自然比他家貴些。
書鋪一時間人潮湧動,好在大多買完就走了。
消息傳的快,大多是聽到街坊的消息後來買些東西的。
待到亥時人才算是漸漸消失,莫時言在書鋪裡待了一個下午才回國公府,路上買了些糕點和小吃。
今日這一下,書閣的名聲便算是打響了,此後便不愁收不到好的詩文。
回府上用過晚膳,莫時言去安平公主院子裡看了看他娘和妹妹也就回去休息了。
書閣那邊交給墨書了,這段時日墨書先帶着暗衛适應一下,出了正月墨書再帶着人去别處置辦産業。
墨甯給墨書打下手,等墨書出了京,墨甯便管着京中的書閣。
書閣這邊便不需要莫時言再操心了。
如莫時言般,安平公主先給小女兒取了個小名,叫暮暮。
暮暮的滿月和洗三都需要操辦,而二月初十,莫時言還要參加童試第一場。
還好童試多考對四書五經的熟練,莫時言并不懼這些,不過到了這時還是需要時間溫習一下,暮暮的滿月與洗三有大伯母幫忙操持。
莫時言這段時間可以說是忙得腳不沾地。
報名事宜,許驚秋幫着解決了。
到了二月初九,莫北送莫時言去了順天府下轄的縣城,莫時言現下的戶籍在順天府,童試第一考在縣城,莫北便選了個縣城,縣試好些,多在本縣就考了,等到了縣城再選客棧也不遲。
莫時言考完五場正好是暮暮滿月當天,莫北在這邊陪不了多久,莫時言索性便讓莫北直接回去了,有墨染霜降跟着打理事宜,到底是第一次參加童試,莫北怕墨染不夠精細,特意将霜降帶上了。
莫時言在房中溫書,墨染去置辦物品。
其實筆墨都是家中帶來的,墨染去買了兩個小些的湯婆子,霜降借了廚房做了些點心,小巧精緻,明日帶進考場食用。
考場有熱水和炭盆,不過不頂多大用,二月還未出寒,墨染怕莫時言凍着,還從家裡帶了一張小些的兔毛毯子。
一切準備妥當了,莫時言也未溫書太晚,入了夜便歇下了。
不過五更天,莫時言便坐着馬車去了貢院。
貢院門口已排起長隊,墨染提起霜降早就收拾好的大盒子和憑證跟在莫時言身後排隊。
莫時言站在人群裡打量四周,許多都是衣着不錯的年輕人,不過如莫時言般年紀小的卻是不多,這些人多半是在縣上家資算富裕的。
人群也在打量莫時言,莫時言衣着華貴,一看就是富貴人家出身,人群中相熟的人一邊打量一邊竊竊私語。
“這等富家公子哥也來同我等争嗎?”
“不是說了以後想做官不看出身了嗎?”
“看這位公子如今也不過十五六左右吧。”
“看他衣着家中定然家世顯赫。”
俗話說得好,先敬羅衣後敬人,這些人看着莫時言哪怕心中質疑也不敢大聲發問。
很快便到了莫時言,墨染将手中的食盒交給衙差檢察,又将憑證遞給衙差。
原先有些不耐煩的衙差看到莫時言的衣着後也是小心翼翼起來。
檢察完畢後,莫時言提着衙差檢察過的食盒收回憑證進了貢院,墨染回了馬車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