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幾日,便到了朝朝周歲宴。
尋常人家抓周禮都會提前排練一下,企圖讓孩子抓個好兆頭,日後前路順遂,莫北說不必講究這些,讓朝朝自己抓感興趣的便是,所以也就沒準備。
到了周歲,聖上未來,卻囑咐池沉帶着太子來觀禮。
太子如今也不過七歲,卻已可見君子之風,當今後宮妃子不多,除去皇後,便隻有一位貴妃兩位妃子,太子是皇後所出,聖上登基時便被立為太子。
餘下三位妃子膝下還有兩位公主一位皇子,不過後宮和睦都沒有争權奪利的心思。
周歲宴莫北沒請太多人,隻請了平日關系好的,故而太子到定國公府也未引起什麼風波,大多都是随着啟帝打過仗的,太子對幾位老臣亦是尊重有加。
許歸山已經快至古稀,準備退下去,但許家下一輩沒什麼出彩的小輩,隻能再拖拖,太子太傅一職如今也是許歸山兼任。
看着太子小小年紀便已有君子之風,許歸山點點頭,撚了撚胡須笑道:“待朝朝長大了,便送到我那裡去,我來教。”
莫北聞言心動,還未開口,雲落楓便道:“許老,您老人家一把年紀了,可别折騰了,交給我吧。”
一旁營中的将領們紛紛打岔,“莫北的兒子定随他天生神力,入軍營定能建功立業。”
太子抿了抿唇,他想讓表弟入宮陪他,但他是太子,不能小孩子氣要以身作則。
莫北看衆人這般争搶自己兒子的樣子也笑:了,岔開話題:“等看他日後對什麼感興趣吧,若他想學武便讓他去鎮北軍,若他想學文便讓他拜雲先生為師。”
許歸山挑了挑眉,打趣:“怎麼,莫北小子覺得我帶不了孩子了?”
楚安在一旁接話:“算了吧老師,您這一把老骨頭,趕緊退下來享天倫之樂的好。”
許歸山也不生氣,笑呵呵的:“快了,過些日子我就準備緻仕了。”
楚安現在封了個親王,平日裡也不去上朝,就喜歡遊山玩水,用他的話說,以前在宮中待太久了,就想出去走走。
莫北看着許歸山與楚安,心裡五味雜陳,這些年下來,剛開始他還不适應自己的身份,時間長了他才明白,若不是周氏與蔡氏,有這兩位在,楚朝也不至于到此地步。
看的越明白,心中也就越惋惜。
楚安被關在宮中十幾年,如今國朝也穩定,自然就壓不住少年心性。
楚安拉着許歸山去一旁念叨着哪裡好玩,計劃着等許歸山緻仕後帶他去個風景好的地方養老。
到了午時,衆人移步去了堂屋,女眷也從後院出來了。
堂屋早鋪上了地毯,地上擺着一本《論語》、算盤、一錠元寶、一枚印章、一把玉如意、一把富貴鎖、一個葫蘆、一把木刀八樣物品。
左右隻是圖個吉利,請的人也不多,夫婦二人便沒準備太多物品。
莫父将朝朝從霜降手中接過,按照流程進行了滾災、淨手、戴金、梳頭、過蔥門幾個步驟後把朝朝放在準備好的物品前。
朝朝雖說才周歲,卻已經會認人了,公主與莫北站在物品前對朝朝拍着手。
公主輕聲哄道:“朝朝,給娘拿個東西過來好不好?”
朝朝有點呆呆的看了看自己娘親,又看了看自己的爹。
莫北朝他指了指面前的物品,“随便拿一個。”
朝朝好似聽懂了,站起來搖搖晃晃的走向《論語》,把論語遞給公主,又走向那把小木刀,把木刀拿起來遞給莫北。
圍觀衆人連忙上前恭喜,“好小子,以後怕是個文武雙全。”
“那可不得了了。”
莫北揮了揮手,臉上滿是喜色但嘴上還謙虛地回道:“不求他日後文武雙全,隻求他不成個纨绔公子哥就好了。”
公主在一旁矜持笑道:“依我看,這小子是把我們平日裡最常拿的拿過來了。”
又推辭了幾句,接着進行印足、封酒、鳴鑼、食福。
整個流程下來已經盡力減少了,但還是讓原本精力旺盛的小孩有些蔫蔫的。
公主把朝朝帶回房休息去了。
見整個周禮完成,池沉走上前遞給莫北一張紙,躬身說道:“國公爺,這是來前聖上讓奴才帶過來的,說是給小公子取的名字,聖上還說了,待小公子五歲便讓他入宮到上書房讀書。”
莫北雙手接過紙對着皇宮的方向拜了三拜,“臣多謝陛下隆恩。”
許是來前得到了吩咐,池沉并未大張旗鼓,而是周禮結束後借着告辭之名說的。
莫北将池沉與太子送到門口,目送太子上了馬車離開後莫北才将那張紙拿出來看。
上書“時言”二字。
莫北将紙折好收起,又進内繼續與衆人閑聊,都是當年一同行軍的,說話間也比較親昵,隻一同喝酒吃肉,憶一憶往昔。
言談間幾人又想起了啟帝,又是一陣唏噓。
散席後莫北安排幾個小厮将幾人帶去客房休憩,去去酒勁,待用了晚膳再安排車馬将幾人送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