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帝登基一年,賜婚定國公與安平公主。
啟帝登基二年,定國公與安平公主完婚,十裡紅妝,京中談論許久。
啟帝登基三年,帝駕崩,舉國同悲,太子登基。
啟帝登基時間不長,國朝就迎來又一次震蕩,但彼時武有莫北魯飛,文有雲落楓許歸山,新帝很快就接手了朝政。
新帝登基三年,安平公主傳出喜訊,新帝大喜,賞賜許多奇珍。
安平公主與定國公成婚四載,一直是舉案齊眉,定國公也成了京中好夫君的典範。
如今安平公主有孕,定國公更是将安平公主捧在手心怕飛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公主害喜時更是恨不得以身替之,日日搜羅大江南北的好廚子隻為能讓公主吃下去些吃食。
天啟元年四年春,定國公府
昨日夜裡,安平公主就已經發動,女子生産是個大劫,莫北早早去宮裡請了女醫,尋了京中最好的穩婆,但因着是頭胎的緣故,卻還是遭了不少苦頭。
朝霞剛剛升起,破曉的晨光散落,房中響起嬰孩嘹亮的哭聲,但卻未曾聽到安平公主的聲音,莫北有些着急的想要闖進去。
穩婆走出房門,一臉喜色,“恭喜國公爺,喜得貴子。”
莫北連忙上前詢問:“公主呢?公主如何了?”
穩婆見莫北急切,心中感歎了句,果然京中說定國公與安平公主夫妻伉俪情深不是作假,而後回道:“國公爺莫急,公主已經歇下了,女子生産本就不易,更何況公主是頭胎,如今已是順利。”
莫北松了口氣,不待丫鬟們收拾完屋内的狼藉便直接進入屋内。
看到公主在床上正睡的香甜,這才徹底放松下來。
一旁公主的貼身丫鬟霜降抱着襁褓過來,神色間亦是掩飾不住的喜色。
莫北輕手輕腳小心翼翼地接過襁褓,懷中的嬰孩皮膚微皺,莫北生怕自己一用力就将孩子弄破了皮。
将孩子抱穩後,莫北發現他正對着自己笑,莫北隻覺心中一片柔軟。
小孩子體弱,不一會兒就睡着了,莫北将孩子輕輕放在早已備好的小床上,又吩咐下人準備些吃食等公主醒了好用。
待把公主的事宜安排好,莫北才吩咐人去宮中與莫府傳信。
莫北進京之後就将兄長與父母接入了京中,但父母兄長覺得莫北有今日成就全靠自己拼殺便不願在國公府,莫父莫母更是直接讓兩人分了家,跟着長子生活。
莫北無奈之下隻能添置了一個三進院子、一間鋪子與十畝良田以孝敬父母的名頭交于父母,地契全在莫父名下,但幾人都知道,這些東西日後都是要給莫南的。
雖說莫父莫母不在國公府上住,但平日裡也沒少往來,莫南娶的妻子也是平民百姓家的女子,卻從未想過貪些小便宜。
聽聞公主生産的消息,宮:裡又是送來大批賞賜,多以補藥為主。
莫父莫母得知消息也帶着長媳匆匆趕來,莫南去了鋪子裡。
莫父莫母趕到國公府時,時辰尚早,得知公主還在休息,莫母與易堇便輕聲進屋看了看公主與孩子的情況。
莫北将莫父帶到堂屋,兩父子聊了聊近些日子的近況。
莫北和莫父沒聊兩句莫母和易堇就出來了,莫母喜氣洋洋地問道:“給孩子取名了沒啊,我剛剛看了,這孩子淨挑父母優點長的,以後不知道要迷倒多少大家閨秀呢。”
易堇在旁邊跟着說道:“是啊,一看以後就是個風流倜傥的,二弟可要看好了,不然怕是不知道多少人家盯着呢。”
莫北聽着長嫂的打趣微微笑了一下,“嫂子莫打趣了,現下能看得出什麼。名字還未取,等公主醒了再說,說不定聖上會賜名,先取個小名叫着吧。”
莫母點點頭,“這個法子好。”
莫北思索了一會兒,便道:“小名就叫朝朝吧。”
朝,晨也,希望這孩子以後充滿活力。
莫父聽了點頭,“好名字。”
幾人又說了一陣話,莫北說道:“還請爹娘在府中多留些日子,公主還需坐月子,朝朝滿月總需要人操辦,平日我還要去京畿大營,請爹娘多幫我操心些。”
莫母有些猶豫,她隻是一介農婦,許多規矩都不懂。
看出莫母的猶豫,莫北勸道:“娘且放心,霜降會協助您的,霜降畢竟隻是公主身邊的丫鬟,我怕府中的人見公主不在心就大了,需要娘幫忙壓一壓。”
莫北又看向易堇,“嫂嫂也留下吧,公主一個人在府中無趣,嫂嫂多陪她說說話,晚間我便派人将哥哥接過來,屆時還需哥哥幫忙跑腿。”
聽莫北這麼說,三人便答應下來,公主坐月子,莫北此時确實忙不過來,需要人幫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