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杏村是靠邊塞的一個小村莊,近些年來楚朝不太平,邊境常有蠻族侵略,連帶着附近的村落城鎮也不太平。
前段時日發生了件大事,平南府久旱已成旱災,朝廷撥款五十萬兩派人前去赈災,然而平南府卻還是差不多死的隻剩了幾萬人。不僅是旱災死人,還因為瘟疫。
當時派去赈災的欽差大臣也死在了疫病上。而後朝廷又派太醫又撥款前去平南府期望能将事情解決,但事非人願,平南府附近的州府也有人染上了疫病。
許多人在此一劫中沒能活下來,他們不知道的人,朝廷撥的救災款早被貪了十之七八,活下來的人最終選擇了揭竿而起。
如今的楚朝可以說是内憂外患不斷。
本來不論世道亂不亂,與莫北是沒什麼關系的,畢竟莫北也隻是一個普通的農家漢子,唯一不同的大概就是他有一把子好力氣。
小杏村也與平南府相距甚遠,疫病與災情并沒有影響到小杏村。
然而,蠻族在楚朝安插的細作将楚朝如今的情況傳回了蠻族,蠻族看準了時機,趁朝廷抽調人手前往鎮壓起義軍時點人攻打邊城。
短短數十日,蠻族已下四城。
小杏村離邊城不遠,如今能逃的早就逃了,莫家一家四口,兩個老人和莫南莫北兩兄弟,莫北讓自己哥哥帶着兩個老人逃難了,他自己卻選擇了投軍。
楚朝先帝昏庸,信重佞臣,流戀于後宮庭院之中,權柄也大多流入了世家之手,然世家并不滿足于此。
在先帝因美色掏空了底子駕崩後,世家聯手将先帝最小的兒子推上了皇位,幼帝登基時不過五歲稚子,而他已經成人的兄長全都死于皇位鬥争與各種意外。
如今幼帝登基也已五載,朝政一直被世家握在手中,平南府赈災銀被貪墨的大頭,也在世家手中。
莫北選擇投軍不是想寫為國效力,原因也很簡單,他隻想混口飯吃。
楚朝财政早被世家握在手裡,世家斂财也不在意平民死活,賦稅極重,然現在世道亂了,還未打太久,到征兵的地步,這時主動參軍家中可免一年賦稅。
為了這一年不被賦稅連累,莫北選擇了主動參軍。
一年賦稅對有錢人家來說并不算什麼,但小杏村本就離邊城近,土地也不算肥沃,逐年增加的賦稅更是壓垮了不少農人,為了一家人能夠活下去,莫北決定投軍。
莫南本也想去的,然雙親已經上了年紀,兩兄弟也還未娶妻,若是兩人同去,家中事務的擔子也就全落在了雙親身上,所以隻有莫北一個人去了。
彼時蠻族與大楚将将開戰,朝中軍饷也給的算多。
但是雙方這一戰,一打就是幾年。
幾年過去莫北已經從一個剛剛參軍的毛頭小子立功升了個千總,手底下也領着千人隊了。
千總說出來隻是個正八品小武官,卻是莫北憑着自己一把子蠻力硬生生從敵軍殺出來的功績,這幾年邊塞軍與蠻族之間互有來往,僵持不下,朝中已是怨聲載道。
在那些文官看來,大楚兵強馬壯早就該直入蠻族腹部直取蠻王首級。
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朝中有人貪污了軍饷,非戰時邊塞軍得到的軍饷也就隻是勉強維持溫飽,戰時所有将士所需更甚,但軍饷也就隻是多了兩三成,勉強夠将士們吃飽肚子,也就僅此而已了。
世家沒想過讓楚朝邊塞出事,若邊塞軍出事,蠻族打入京城也不過是時間問題,所以邊塞,定不能出事!
但楚朝官場腐敗,在這等情況下,竟還有官員想着貪污軍饷用以行賄,可以說有此局面也是世家咎由自取罷了。
隻是可憐邊塞軍在這等環境下苦苦支撐了幾年。
臘月。
大雪紛飛,原本銀裝素裹的雪地染上了一片片血紅色。
寒冬臘月,蠻族缺少糧食,對中原早已虎視眈眈了許久的蠻族徹底露出了獠牙。
“殺!”
“沖啊!”
“殺光這群蠻子!”
在号角的伴奏下,邊塞軍五十萬大軍沖向對面蠻族五十萬大軍。
雙方共計百萬大軍混在一起厮殺,鮮血染紅了這片純白無瑕的雪地。
莫北帶領自己手下的兵馬殺入蠻族士兵中,剛沖到蠻軍近前,揮刀一刀就是一個士兵首級落地。
雙方人馬雖說是五五之數,但邊塞軍早已糧草不足,而蠻軍卻早已做好了長久戰的準備,他們隐藏身份買通了江南的糧商買了許多糧。
兩軍在雪地裡不斷厮殺,莫北早已感覺到疲憊不堪,但他不敢松一口氣,戰場上有絲毫松懈都會要了他的命。
夜晚來臨,雙方鳴金收兵,莫北拖着疲憊的身體草草清洗了身上的血迹就睡下了。
楚軍主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