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玉台為堯封道君所建,築于雲上,與七郡以天階連。天階始處位于大陸西極、太溟東岸,内附通天陣法,入則真氣受禁。
瓊台、七郡間隻有天階一條路。也就是說,無論是誰,無論是登瓊台還是下瓊台,都得帶着被壓制了□□成的修為通過這道千尺雲梯。
某種意義上來說,下瓊台比登瓊台還要難一些。
這與瓊玉台絕大多數人沒什麼幹系。能登上瓊台的大多含了求仙問道的心思,一個個都是避世之人。他們随身的家當能塞滿幾十幾百個乾坤袋,要的就是登台後不再過問七郡俗塵,罔論下瓊台。
不過林亭鶴是個例外。他出關後必要下一回瓊台。
下瓊台的确麻煩,但誰讓林亭鶴還有個東南郡的老相識呢。沒辦法,用林亭鶴自己的玩笑話講,他太俗,斷不了紅塵,活該費點工夫。
話是這麼說,該發的牢騷還是少不了。
“上去要考校就罷了,下來也要封真氣……”也不知堯封道君懷着什麼心思築的天階。林亭鶴心裡大不敬地嘀咕,活動手指感受體内恢複的修為,雲履一擡,從天階所連的傳送陣中走出來,踩在了西郡的土地上。
不秋宮生辰宴後,林亭鶴本想聽冼慈予将那話說完,不過冼慈予不知怎的倒不着急了,那日想了片刻,隻叫林亭鶴将七郡的事情辦完再說。見一時半會兒是問不到話了,林亭鶴也就收拾收拾先去下面了。畢竟羲澤收到林亭鶴回訊後比嗷嗷待哺的雛鳥還黏糊,成日裡眼巴巴盼他回去——也不知道少鲛王到底有多閑。
林亭鶴念及此不由搖頭失笑。他看眼金烏,提步往東行去。
·
鲛族屬妖,性勇,本居九海群島間,偶與九海西岸東南郭居民以鲛绡易物,若興之所至,亦會引領漁船,指示魚群方位,久而久之被漁民奉為鲛神。據傳曾有漁民夜捕遇見風浪,漁船損壞落水昏迷,半夢半醒間在鲛族九海居處過了一夜,次日醒來已好端端躺在海岸上。
慶朝末年動亂之際,鲛族受修士觊觎,鲛王率族投誠慶朝鎮壓修士,慶皇敕封東南郭領地。後宸高祖起兵于北,隻身赴東南遊說鲛王,陳利弊,誓與鲛族世代為友,成功攬鲛族于麾下。宸朝立國分域後,宸帝依諾保留鲛族舊封地,授商權,自此不再過問鲛族事宜。如今時過千年,鲛绡一匹價值千金,鲛族也演變為東南郡大族,富甲一方。
按鲛族如今的身份,早不用幹引船的事來換取物資,但這一習俗還是被鲛人們不約而同地保留了下來。倘若卯辰時未歸港的老漁船還是輕飄飄的,在海中過夜的鲛人多半會随船一陣,為漁船領航。
不論其他人看鲛族如何,九海岸的漁民們十成十地信奉鲛神。
今日天候好,風小天晴,載齊人手的漁船都早早出了港。上百條船點上一豆黃燈,将九海道道白浪切得細碎,駛向遠海。
似乎哪條船上有漁細仔,怵黑,就有人扔下一句壯膽打勁的漁号:“大海鹹水寶器多诶——”
相隔不遠的漁船爆發出大笑,一陣切嚓笑嚷裡有人喊出下句來:“拉金拉銀拉寶珠唷——”
“鲛神布恩放魚來叻,”數條船上的漁民一齊接下去,“大海不負捕魚人嘿——”
“一拉金啷個嗨唷,二拉銀啷個嗨唷,三拉寶珠亮晶晶,大海不負捕魚人喂……”*
十幾二十條船上的漁民們搖着船橹扯着嗓子喊罷号子,彼此應和了幾句,便陸續散了,摸黑去尋撒網的地兒。
這接下來可是各憑漁老大本事了。
九海東域,漁頭李摸了片煙草往嘴裡塞,屈身伸手往海裡探了會兒,往身上把手一揩,邊嚼煙邊指使漁船:“東去,再走東。”
“李師傅,這都多遠了,還走東啊?”有人翹起拇指指身後已經變成天邊一線的漳陽城。
小倪說完就被一旁的霞姨狠狠叩了腦門:“李師傅要你個細仔聒?你系漁頭其系漁頭?”
漁頭李也闆起臉肅道:“怕甚嗦,聽講,走東。又弗是回不去。”
小倪揉腦門,嘟嘟囔囔地懷疑:“走偌遠,哪個船敢走偌遠麼……”
“誰打漁的沒走過偌遠。鲛神在上,保你順風順水。”霞姨翻個白眼,“還想學打漁呢?姨見你膽子欠練,正好跟李師傅練練。”
“走遠就有魚叻?”小倪心裡憤憤,不由脫口道,緊接着就挨了同船姨叔好幾瞪。有姨叔勸了小倪幾句,他癟癟嘴,歇聲接着搖橹去了。
·
不知是不是一語成谶,漁頭李這艘船拉了半天網卻沒見半片大鱗,滿船人先後皺起了眉。
眼見又一次起網起的都是小魚小蝦,小倪抄起手扭過頭,嘴裡嘀咕起來。
“走偌遠就有魚哦——哎喲!”說着他又挨了霞姨一敲。
這回有人攔霞姨,附和小倪道:“哎哎阿霞,細仔嘛,弗要偌氣。倪仔話快了點,說也不見得說錯哝……”
霞姨一人說不過他們,三兩步走到漁頭李身後搡他後肩一下,讓他吱聲來。
漁頭李沒應,還是蹲在甲闆上看日出霞光下金光粼粼的海面。他不管身後吵嚷,兀自看了半晌,吐出煙片塞進腰包,終于站起了身。
船上衆人都看了過去。
漁頭李做了個轉圈的手勢,指揮道:“掉個向,走北東。”
“啊?”這回連霞姨都愣了,“還……還走遠去啊?”
漁頭李點點頭,不發話。
小倪大着膽子嗆聲:“李師傅,等下日頭上來回不去叻!”
連他這樣的漁細仔都知道,這會兒他們已經駛得太遠。邊上都不見同行的船了,再不掉頭,很可能迷失在海裡。
聽着另幾人附和,漁頭李哼笑一聲。他沒開口,有人替他答了話。
“怎麼回不去?”
這道年輕的聲音清潤悅耳,語調含笑尾音微揚,仿佛帶了小鈎子。這人說的是官話腔調,但聽得出些東南郡口音——東南郡的貴族世家大多這麼說話。
小倪不假思索接話道:“那你說咋個回去。”
說完他才反應過來,這聲音怪得很:太年輕,太好聽,不耳熟,傳來的地方也不對。
小倪愣愣轉頭往左看,入目就是半邊海浪半邊天。
他就坐在船邊,左邊哪兒來的人?!
小倪陡然炸出一身汗,幾乎是蹦了起來,整艘船晃了幾晃。
霞姨被他晃得發暈,大聲斥道:“笨仔,急吼吼急個什麼!”
小倪木着身子拿餘光瞟她,顫巍巍道:“姨啊,你剛難道沒聽見噻?”
“聽見什麼?”霞姨反問。
小倪快被吓哭了:“就……就有人說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