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東風居高臨下,打算認真看看是什麼殊異根骨值他廢這麼多人手。
二十歲不到的破障境雖然珍貴,但也不至于讓中郡仰祭酒費這麼大功夫這麼護着。不過話說回來,無往劍君竟沒空管麼?祝東風指尖磨着杯沿,饒有趣味地看向窗外。
隻見林鶴歸與宋時分立擂台兩側,裁決話音還沒落地就各自有了動作。
林鶴歸依舊手無寸鐵,在宋時的“斷歲”面前顯得尤為纖弱。
祝東風聽見觀試的各家修士議論紛紛:
“第六輪了,他一個器修還不抄家夥?”“這倆人都一個門派的,不會是給另一個放水吧?”“同門比試欸……”“說不準,我看他們關系還挺好。”“不可能,他們兩個才不是因為這些小事就手下留情的人。”“小事?蘭華榜的獎物可不是什麼小事……”
祝東風看了人群中跟人犟嘴的老幺一眼,心中對林鶴歸和宋時的審視标準悄然又高了些。
若非益友……祝東風眼中閃過一絲暗芒。
他這邊走神,台上兩人眨眼已過了數招。
宋時刀勢如虹,撕開交叉刮來的兩道劍意,神識擴散耳骨微動,幾乎在林鶴歸再出手的同時旋身點刺,逼得林鶴歸攻勢一滞,隻得斷開連招數步撤開。
他倆作為師兄弟私下不知切磋了多少回,林鶴歸記得清宋時的步法刀式,宋時也猜得出林鶴歸的身法習慣。
這無疑是一場拉鋸戰,即使林鶴歸未持刀劍。
林鶴歸借“風蕩中川”之勢足尖幾點隐入半空,破障期的凝實神識将擂台籠罩,思緒飛轉,頭腦清醒而興奮。
上場前,林鶴歸特意再跟小師兄表達了一遍自己想盡力比試的意願。
宋時沒第一時間應下,反問他:“鶴歸想赢嗎?”
林鶴歸答:“想,但更想好好跟小師兄打一場。”
宋時聽罷點頭。
就目前數招來看,宋時的确沒有刻意輕手的樣子,劈挑刺撩,下手利落刀勢連貫。台上劍意刀氣悍然碰撞,迸濺出無形的火花。
宋時出刀利落,林鶴歸也不遑多讓。
他右手虛握略過靈器直接行流景劍訣,道道劍氣浩然鋒銳;左手指間還夾了數枚牛毛針,冷不丁迸出一枚擾亂宋時刀法節奏。
宋時偏頭,又一枚幾不可見的細針自他耳邊擦過。他不着痕迹地看過林鶴歸肩頭腰側,手上掂了掂刀背朝下的“斷歲”。
林鶴歸第四輪試後昏厥,孟廣白探脈時臉色不虞說沒找出緣由來,隻暫時推出跟真氣消耗有關。因此這回比試無論輸赢,宋時隻想速戰速決。
但也不能手軟惹鶴歸不快。
這些想法在宋時腦中轉過不到一瞬。他收心回神,雙手持刀,“斷歲”橫舉齊目,神識标記出林鶴歸可能所在,左腳向後滑步轉弓步,上身微壓,繼而選定方位推手出刀!
“斷歲”來勢洶洶,林鶴歸上一瞬心下一驚,看清刀尖所指時又微微松了口氣。那刀距他尚有尺餘距離。
失誤?不應該啊。林鶴歸這口氣沒松完。
若說凝丹期之下有誰能将迷空步障看破半分,宋時定然是其中之一。迷空步障是師姑所創所傳,又是自己回回與小師兄切磋都要用的身法,小師兄沒道理找不準……
林鶴歸神識流轉,真氣護繞周身,忽地半身炸起寒毛。他人還沒反應過來,身體已先後仰下腰,鼻尖險險擦過悍然橫掃的“斷歲”。
宋時那一刺是個幌子,他根本就打定主意要橫刀出“平江”。
林鶴歸被這轉折一刀驚了驚,卡住半口倒吸的冷氣,心神卻不禁為之興奮起來,雙眼亮得攝人。
他神識似洪反應如電,不退反進,擰身的同時真氣附手,用截飛刀暗器的指法往“斷歲”刀身上一搭,愣是順勢将自己從刀下拉起,越過刀尖反身制去,輕巧點在“斷歲”上。許是新鮮,他腳下還不自覺踩了踩。
“好!”台下包括祝爾在内的數人顯然不看身法如何,隻知道為林鶴歸此舉之賞心叫好。
宋時微微一愣。他幾乎察覺不到林鶴歸的重量。林鶴歸同他切磋好些年,頭回這麼“炫技”,看來确實是比劃高興了。
宋時想歸想,手上動作連貫不停,當即抽刀回防。林鶴歸腳尖在“斷歲”一點,側身落地,順手打出道“雲沉西岫”來。
茶樓上,祝東風眉頭微挑。
這幾招來往不過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