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還是來了。
顧清音暗暗由自主攥緊擱在身前的雙手。
蕭惟凜起疑了。
松開拳頭,顧清音起身:“去見見。”
她不想再同蕭惟凜有任何瓜葛,可偏偏就這樣巧,他也重生了。
既然逃避無用,隻能設法應對。
畢竟做過三年夫妻,她對他還算了解,蕭惟凜應該還不知道她也是重生的。
他這個人呢,極為有主見,看待事情自有方法,甭管别人說得天花亂墜,他隻信他自己得出的結論。
前世他們雖不親近,卻也算得上相敬如賓,蕭惟凜見到她這張臉心生好奇也正常。
她若一味避而不見,反而容易激起他的疑心。
不過……顧清音的眸光閃了閃。
蕭惟凜精明,但她這十幾年也并非白過,這一場試探的結果如何,可不由蕭惟凜定。
推開門,顧清音不慌不忙往外走。
大梁民風開放,并不反對男女間的正常來往,加上江城遠離京城千裡,沒有那麼多的繁文缛節。
不過,這也不代表什麼規矩都沒有。
周嬸一臉和氣,按顧清音剛交待的,站在大門口解釋:“……兩家是鄰居,本該常來常往互相照應,可惜我家老爺夫人過世得早,姑娘也才剛從外地回來。姑娘家囿于規訓不便出門,還望公子見諒。”
楊墾露出适當的驚訝:“是在下冒昧了,不知老爺夫人不在。”
他從蕭惟凜手裡接過裝着兩樣點心與兩樣時令水果的竹籃,雙手送到周嬸面前:“在下初來乍到,給街坊鄰居都備了一點薄禮,還請笑納。”
周嬸看見了,中規中矩的東西,既然各家都有,收下也沒什麼。
周嬸笑眯眯收下,替主人道謝。
沒見到人,蕭惟凜有些失望,不過也能理解,姑娘家家的,面對不認識的人謹慎些也正常。
左右近日也沒那麼忙,勤盯着點便是,她總有出門的時候。
顧清音從影壁後走出來,喚了聲周嬸,假裝不知來的是誰:“在同誰說話?”
這是她的計劃。
她知道蕭惟凜會找來,于是提前和周嬸說好,一旦隔壁來訪就說出那樣的話,同時暗中讓錦瑟通知她。
蕭惟凜若是聽得懂人話,就會知道她不見他并非因為心虛,而是因為男女有别,再不請自來,她也有正當理由拒絕。
蕭惟凜對她不熟悉,那麼她就幹脆冒充妹妹,隻要他這次不懷疑,她的危機就算暫時解除。
周嬸回頭,微笑喚了聲姑娘,給顧清音介紹:“是隔壁的楊公子來訪。”
說話間,顧清音也來到門口,看到了門口的二人。
楊墾乃蕭惟凜的擁趸,前世她與楊墾打過幾次交道。
蕭惟凜臨終之前,提拔昌樂伯為昌樂侯,任命其為顧命大臣之一,楊墾作為世子,也是朝堂的肱骨之一,此人還算通情達理。
至于蕭惟凜,就更不用說了。
這厮一向自命不凡,就算隐去真實身份站在楊墾身後,自有一份淩厲的氣勢,打量她的目光絲毫不掩鋒利。
但周嬸不知道這些,隻覺得楊公子的同伴壓迫感太強,看了眼蕭惟凜,問看起來更平易近人的楊墾:“這位是……”
楊墾:“這是在下的好友,姓蕭,來江南遊玩,近日就住在我家中。”
顧清音隻當不認識這兩人,落落大方見禮:“楊公子,蕭公子。”
蕭惟凜的确在打量眼前的人。
可能是因為姐妹倆有着一模一樣的臉,看着眼前之人,蕭惟凜有種莫名的親切感。
不過,他很清楚眼前之人并非他的皇後。
她們姐妹倆的确長得幾乎一樣,但他毫不費力就能将二人區分開。
隻需通過一雙眼睛。
雖說都是圓潤水靈的杏眼,眼神卻大有不同,顧氏的眼神向來沉靜内斂。
就算他與顧氏做了三年夫妻,就算她已經成為在後宮裡遊刃有餘的皇後,從新婚夜的初見起,回回私下相處時,她看他的目光總有種難以言說的羞澀。
這就導緻每逢初一十五去她的宮裡時,總是喜歡盯着她的眼睛看。
他的皇後矜持又溫順,還想強裝鎮定,可她總是招架不住,然後白皙的面龐一點點變紅,鴉羽般的長睫也無力垂下來,輕輕地顫。
蕭惟凜突然有種很奇怪的感覺,從前隻道是尋常的人,仔細一想,好像也有些特别。
察覺站在門口的妻妹看過來了,蕭惟凜趕緊将跑遠的思緒拉回來。
他的感覺沒有錯,這姐妹倆的性格不一樣,妻妹初見他這個生人也大方活潑,不會像她,連看他也不好意思看。
蕭惟凜點點頭,算是回禮。
顧清音知道蕭惟凜沒有認出她,但一刻也不想放松,繼續模仿妹妹的舉止,綻出個自認為明媚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