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姝和帶人從這偏僻的長春宮出去時,外面已經開始亂起來了,皇宮的四處宮門正被叛軍進攻。
宮門過道間,宮女太監們拎着燈籠,行色匆匆的來回。有人瞧見了蕭姝和,遠遠的沖她行了一禮便又匆匆離開,大多是因為天色較暗匆匆而過沒敢靠近的。
蕭姝和并不在意,隻想着走的快些,再快些。
經過一處偏僻的宮殿前,張雲苓偏頭朝一宮道盡頭看了又看,嘴裡嘀咕了一句:“真奇怪,我剛剛明明看見了那邊有人影晃過,怎麼又沒了。”
次數久了,蕭姝和也偏頭問她:“看見了什麼?怎麼一直朝着那邊看?天色黑,仔細腳下,别被什麼東西絆了腳。”
這邊很是偏僻,沒有懸挂照明所用的燈籠,曾是前朝皇帝關押犯錯嫔妃的地方。後來朝廷易主,這邊也曾被南朝皇帝們修繕過兩次,但因死過不少妃子,便沒有安排給嫔妃們居住,隻當成冷宮來用。
因此,這邊平日裡極少有人過來,路面就沒有安排人過來專門清掃,時間久了,地面難免會年久失修,變得坑坑窪窪起來。
才說着,張雲苓腳下一個踉跄,差點摔到在地。好在她旁邊站了常安,及時攙扶了她一把。
蕭姝和:“……”
張雲苓站穩後,面上又羞又氣,小聲的朝着常安道謝後,便低頭去看地上絆了自己的是什麼。
那是一支女子所用的金钗,拇指大的一顆紅寶石鑲嵌其中,被細細的金絲編織而成的花瓣包裹住,攢出的一朵芍藥花,下面墜着質地瑩潤的米珠與小顆寶石串成的流蘇。
便是在黑暗中,這支紅寶石牡丹金钗依舊亮眼奪目。
這明顯不應該是出現在冷宮的首飾。
做工精緻,用料華貴,其風格一看便不是宮中内務府所造。
常安率先撿起金钗,雙手盛至蕭姝和面前:“殿下,這裡似有宮外的人來過。”
蕭姝和拿起金钗細細看了兩秒,隻覺得有些眼熟,卻一時想不起來在何時何地見過它。
“先收起來。”
“是。”
常安正要将金钗放回中胸口處收着,張雲苓突然指着一個方向說:“殿下,那裡剛才有人影晃過,我還看見了火光。”
張雲苓十分确定自己沒有看錯,在黑暗中,那一點燈火很是醒目。
“有人?”
蕭姝和順着她指的方向看過去,卻什麼都沒看到,再聯想起那隻金钗,疑心是有夫人小姐們從這邊走過。
隻是,這裡如此偏僻,誰會來這邊呢?
這支金钗造價不菲,顯然不是一般女眷可以用得起的。
她既是覺得眼熟,必然是在什麼地方見過,可今日入宮的小姐們,大多在她眼前晃過。
蕭姝和在腦中飛快的過了一遍晚宴上出現過的女眷們,問了一句:“崔小姐與崔夫人晚宴并未出席嗎?”
張雲苓:“是的,說是崔貴妃身子不爽利,留崔夫人與崔小姐在頤華宮中照顧。”
蕭姝和在帶來的人中點了兩個人太監出來,對着二人小聲耳語了幾句便留下兩人,帶着其他人離開了。
一路行至承德殿,宮道間的太監宮女們越來越少,每個人面上的神色都是惶惶不安。
常安叫住了一個宮女,才得知皇宮四處大門皆被叛軍攻打,禁軍首領不在宮中,無虎符能調動禁軍支援四處宮門。
又從另一個太監口中得知,沈皇後讓蘇嬷嬷帶着鳳印前去調動禁軍支援,又下令讓人封了千秋宮,将晚宴上的所有女眷都困在裡面。
蕭姝和不明白沈皇後封了千秋宮的用意是什麼,此舉怕是會引起官眷們的不滿。
況且,能威脅蕭晟的崔貴妃與崔家女眷并不在千秋宮中。
承德殿外,帶刀侍衛的數量也比之前少了近一半,見蕭姝和帶着浩浩蕩蕩的十幾個人過來,一人上前彎腰行禮後攔下她。
“微臣參見殿下,還請殿下止步,皇後娘娘下令,沒有她的谕旨誰也不能打擾陛下養病。”
蕭姝和盯着這名帶刀侍衛看了好幾秒,腦中飛快的閃過一個又一個辦法。
硬闖?
想也是不可能的。
侍衛數量便是比之前減少一半,也有數十人,根本不是她帶來的人可以拿下的。
這些帶刀侍衛可是與看守陳公公的那幾人不同,看守陳公公的不過是普通的禁軍,且人數少,又顧慮她公主的身份,自然是處處受限。
而眼前的這些,可是建安帝身邊的帶刀侍衛,個個都是禁軍中千挑萬選出來的,是隻聽命于建安帝一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