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康複期間,裴硯在季寒的幫助下,将“星語者”裝置升級為全球共享系統。
人們可以通過手機APP,将思念、夢想轉化為量子信号發向太空。
紐約時代廣場的大屏幕上,實時滾動着來自世界各地的“星語”:“媽媽,天堂的星星亮嗎?”
“緻未來的自己,要繼續勇敢”
“宇宙啊,請保佑我愛的人”。
某個冬夜,裴硯和季寒來到漠河觀測站舊址。
這裡已被改造成“星際通信基地”,數百座射電望遠鏡組成巨大的陣列,指向平行宇宙的方向。
裴硯顫巍巍地站起來,扶着季寒的肩膀:“小星雲,扶我去看看‘我們的星星’。”
他們走到J&P-5201314小行星紀念塔下,塔頂的隕石閃爍着微光。
“你聽,”裴硯突然說,将季寒的手按在胸口,“心跳聲和宇宙的脈沖頻率,好像重合了。”
遠處的望遠鏡陣列突然集體亮起,天空中出現由量子光束組成的巨大星圖,正是他們婚禮時的“季”座與“裴”座星座。
次年春天,裴硯收到了來自全球青少年的特殊禮物——十萬封手繪星圖。
孩子們用蠟筆、水彩描繪着他們心中的平行宇宙,其中一幅畫讓裴硯紅了眼眶:兩個穿着白大褂的小人牽着氣球飛向星空,下方寫着“謝謝你們教會我們仰望”。
在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獎典禮上,裴硯和季寒共同站在領獎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