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也帶帶他,翻一下太子府的牆……
他看了看高高的牆頭,輕歎一聲。雖然與苗兄身形相仿,還略高一點,自己卻沒他那樣飛檐走壁的能耐。
昨日公主的信裡說,不日她便要返回水月庵。三日之後便是秋闱,他也許無法相送。便想着來這牆下走走,權當告别了。
他滿身寥落,正準備打道回去,原本緊閉的大門卻被打開了。
許久不見的秋渠正滿臉笑意,她站在門口,輕聲喚道:“沈郎君,我家公主有請。”
青衣公子的眼眸明顯地亮了起來,帶着細微的愉悅,像是某種溫和的大型犬類。
他攜着夜色走進院子。青衣負霜,袖沾露水,好似走進了一生的月色裡。
進了布置精緻的小院,卻沒看到苗人鳳的身影。公主正坐在檐下的花廊裡。花樹深深,掩映着少女窈窕的背影。
他揖手道:“殿下,珂此行一來為道謝。公主之恩如寸草春晖。此生定相報,來世也将銜草結環。二來是為您送行。祝您此行順暢,千萬保重玉體。”
唐心轉過身,眸光清亮,唇角微揚道:“沈公子是真心感激本宮麼?”
“自然。”
她笑道:“本宮卻不這麼以為。”
世上的真心千萬。在她眼裡,他沈青珂的最不值錢。
沈青珂不解地皺眉,問道:“殿下何出此言?是不相信在下的許諾麼?”
唐心看着他,輕輕反問道:“你可知本宮最想要的是什麼?你認為世上女子多願得良人,相守一生。這便也是我畢生所願麼?”
這下他不再出聲。斂起俊眉,半垂着眸,似乎是在認真思索唐心的問題。
良久,他擡眸望着她,目光專注,月色下的容顔清俊。一字一句溫柔道:“殿下畢生所願,便是珂所願。”
終于得了想要的回答,唐心克制住心中的激動。沈青珂君子一諾,她的計劃完成了一半。
強迫自己控制住表情,她擺出一個弧度完美的笑容,朗聲道:“本宮想要的,無非是兄長當個明君。大曆的江山繁盛,子民安居樂業。本宮要這山河無恙,人間太平。”
她聽到那人的語氣更加溫柔,似乎含着春風,聲音清冽如玉。
他緩緩道:“臣這一生,定會替殿下護好這山河人間。”
饒是心中沒有愛意,唐心還是為這個回答微微動容,她的杏眸中泛起水光。
天之驕子甘願俯首稱臣,這應該是前世的唐心,曾經連奢望都不敢的吧。而她替她做到了。
※
大曆重視科舉,舉行秋闱到結束的流程很快。到放榜的這日,唐心便離了京。
滿城熱鬧,有人歡喜有人愁。這次的狀元郎雖是早負盛名,不算憑空出世。仍舊震驚世人,轟動了朝野。
這是大曆開國來首位寒門狀元。他在各大世家裡掀起了風雨。而在殿試上,狀元郎不僅有天人之姿,更是驚才絕豔。
弘治帝甚至走下金銮殿,親手賜了他一方青玉硯。這硯台雖不算珍貴,卻是當年一代帝師所贈,陪了帝王半生,乃是真正的無價之寶。
而這位狀元郎年僅十八,算的還是虛歲。這狀元郎,正是姓沈名青珂,未及弱冠。
而唐心卻遠離了這些紅塵喧嚣,又回到了清幽的鳳梧山,回到了幾十年不變的水月庵,回到了她的小小的禅房。
“笃笃……”
午膳時間到了,今日明音小師父倒是多了幾分耐心,在敲了門後,又等她半晌。
唐心正拿湯婆子捂着肚子,她今日來月事,痛得隻想睡覺。她迷迷糊糊聽到敲門,有氣無力道:“請進……”
“吱嘎”一聲門開了,小師父走了進來,還替唐心打開了食盒。她疑惑地看過去,來人不是明音。
她戴着尼姑帽,氣質沉靜,一雙長眼古井無波。唐心的瞳孔一陣緊縮,用力地按緊了小腹。
是明思,那個上輩子背叛她的摯友。
很快鎮定下來。她裝作随意地看向桌上,依舊是清粥饅頭,卻顯然比往常的“豬食”要好點。
這粥不再淡如白水,饅頭是白色的,看着便松軟。唐心卻沒有半分食欲。
趙太後果然忍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