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風和暢,天朗氣清。空氣中飄着香甜的桂花香。延福宮張燈結彩。從巳時起,宮裡便沒安靜過。
大曆風氣開明,男女可不分席。宴席隻是分為男座女座,都設在延福殿。
盛裝打扮的貴婦小姐們言笑晏晏,正是春色滿園,花钿如雨。男子們皆着錦衣華服,峨冠博帶,談笑風生。
唐心已經落座。她漫不經心地和麗妃所生的五公主交談,時不時望向大殿偏門方向。
五公主卻是十分興奮。要知道她這大姐姐,平日裡對誰都是愛答不理的。這還是她第一次這麼溫柔。
母妃經常要她别招惹大姐姐,可是她覺得大姐姐很好。
有次自己的毽子挂在了樹上,她剛好路過,便幫忙弄了下來。什麼也沒說就走了。
大姐姐看着冷,實際上是個非常柔軟的人呢。
五公主好奇地問道:“大姐姐,你在看什麼呢?是在等什麼人嗎?”
唐心很快看到了秋渠的身影,便知話已經順利帶到。
她心中一松,溫聲道:“擔心給皇祖母的賀壽之禮罷了。玉柔,你準備了什麼呢?”
五公主名唐玉柔,她的包子臉微紅,嬌憨地嘟着嘴:“原本想繡個抹額。母妃說我笨手笨腳的,就讓我給皇祖母挑了對玉如意。”
“皇上太後駕到——”随着宮人的唱喏。
皇帝和太後一同進殿了,身邊跟着長長的儀仗隊,盡顯天家威儀。
唐心望向殿上。主位上的弘治帝年近不惑,蓄着胡須,眉間幾道深刻的痕迹,不怒自威。
而他身邊坐着的人,滿頭白發,鳳眼長眉,保養地極好。正是唐心的皇祖母——趙太後。
說來也奇怪,她長得竟和唐心第十世的祖母一樣。
回想起兩人的恩怨,唐心一時間竟然覺得這張臉陌生至極。
弘治帝雖然不是她生的,卻十分尊重這位養母。人心怎麼能偏的沒邊呢?
太後後來和當上丞相的沈青珂聯手。他們一明一暗,使太子在治水時死于流民暴動。太子妃得此噩耗,小産後血崩身亡。
他是在報複唐心當年對他所做的一切。
同時喪子喪孫,弘治帝受此打擊後一病不起,朝政大權旁落。
趙素素此時治好了當初因意外癡傻的駱王。
弘治帝崩後,太後拿出了傳位诏書,駱王登基。沈青珂輔佐新帝,無人敢質疑。
趙素素成了皇後,不過對沈青珂一直不死心。
從寒門布衣到權傾朝野,沈青珂為人又風光霁月,吏治清明。
早年間的那樁醜聞,被認為隻是那晦氣公主喪心病狂,都是為了污沈相的清譽。
他被尊為文人之首,還有百姓為他建廟立碑。
成王敗寇罷了。
沈青珂身高八尺有餘,她還真能強迫他不成?更何況他家人的死,主因并不是她。
這男人真是自私到極緻。他将所有不願意面對的龌龊真相都推到她頭上。
而這一世的唐心,在不斷的自我折磨中變得瘋瘋癫癫,死的時候都無人知曉,落得個屍骨無存。
自己的瘋癫肯定不是意外,唐心眼神冰冷。
開局便是如此,也難怪天道要給沈青珂作弊。
按照常理,公主怎麼可能愛上一個窮書生?公主又怎麼會如此瘋魔。
所幸現在她對沈青珂的臉早就免疫了。不過唐心高興早了,現實很快會給她沉重一擊。這是後話。
現在她正想着,自己當公主可是熟練的很,之前是她把好牌打得稀爛。
這一次,她倒要看看。她斷了沈青珂的通天之途,讓他隻能依附于她,再謀得他的身心,讓他陷于自己掌中。
那時,他能如何翻身!
唐心按下如潮心緒,深吸了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宴席到了祝壽獻禮環節。司禮太監查驗禮單後,開始唱禮。
一箱箱的珍寶绮羅、名畫古玩被打開,幾乎照亮整個大殿。
太後容光煥發,笑着看着各項壽禮。她這個兒子一向孝順,給她做足面子。
隻是可惜啊,她最疼的親兒卻陪不了她。趙太後的鳳眼裡閃過一絲誰都沒察覺的怨恨。
唐心獻完了禮。那副百壽圖是她落水前就寫好的,整整一百種字形的“壽”字組成一個巨大的“壽”字。
這是她翻閱無數典籍,點燈熬蠟,臨摹了半年才完成的。
趙太後隻是稍微過目,淡淡地誇贊了一句,“你有心了。”
趙素素送她的平安香囊,她卻歡喜得立刻配上。這趙素素十指不沾陽春水,哪裡會刺繡呢,都是繡娘代替做的。
這一世的她,幼年喪母,少年時失去父親和兄長,孺慕的祖母實際上心懷鬼胎,還讓她背着詛咒般的命格活了一輩子。
衆人敬畏她,奉承她,害怕她。沒有人愛她。唯獨她在山上時,有個書生對她伸了手,她便以為那是光。
既然是她在黑暗裡的唯一的光,怎麼能不屬于她呢?
也許這就是她偏執的原因。
可這哪裡是光,分明是噬人的烈火啊!
唐心内心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