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結果很快揭曉,趙剛以微弱優勢戰勝李康傑。聽到結果的那一刻,李康傑臉色瞬間變得鐵青,雙手緊緊握拳,身體不受控制地微微顫抖,眼中滿是不甘和憤怒。他怎麼也想不明白,自己機關算盡,為何還是功虧一篑。
按照規定,選舉結果需通報村委會,并報鄉中心學校批準,中心學校審批時還得征求村委會的意見。村委會雖沒有最終決定權,但他們的意見有着不小的影響力。在支委會讨論會上,村支書王淑富動起了歪腦筋。李康傑是老書記的兒子,而王淑富又是老書記□□一手提拔起來的,出于報恩心理,他一心想幫李康傑扭轉局面。
王淑富在會議上提出了一系列模棱兩可的質疑,一會兒質疑投票過程的公正性,一會兒又說趙剛的教育理念過于理想化,不适合石山村的實際情況,試圖幹擾選舉結果的确認。
當時,中心學校主任劉海去郴江黨校學習,學校的日常工作由副主任段嘉許主持。段嘉許和王淑富的老婆沾親帶故,在審批過程中,有意偏向李康傑,試圖打壓趙剛。
老師們得知此事後,紛紛表示不滿,抗議聲迅速在校園和村子裡蔓延開來,最終傳到了鄉領導的耳朵裡。鄉領導對此高度重視,立即成立了專門的調查小組,深入學校和村子,走訪了每一位參與投票的老師和相關人員。經過一番深入調查和審慎研究,鄉領導最終做出決定:尊重民意。
這一決定,讓趙剛順利踏上了副校長的崗位,也為石山村學校的教育改革之路注入了強大動力。它讓人們看到了公平與正義的力量,也讓大家對學校的未來充滿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