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能之士衆多,聖上為何選定此人做昱兒的授業之師!”
聖上坐回禦案之後:“因為此人是最合适的。”
謝家郎三赴任荊州松時三年,每一日的行蹤都在密探的監視之下,此人為人端正,行事磊落,三年之内每日除了府衙就是那一套兩進的小院子,未娶妻之前從不沾染女色,且家中家教極嚴,家世清白。
“珺兒可曾聽說過謝嶺?”珺兒是皇後的乳名,鮮少有人知曉。
聖上說着,手中朱筆蘸墨,皇後熟練的去了一張新的宣紙,用鎮紙壓好。
“好似聽見過聖上說過此人!”
“不錯,此人乃是先皇在位時的狀元,也是九遲的老師,此人滿腹經論,是個很有才華的人,見不得半分徇私舞弊,曾經入朝為官三載,後來因見不得世家互相包庇,為禍百姓,一氣之下辭官,去做了教書先生,因此在我還是太子的時候,就在父皇口中聽說了此人的名諱。父皇說過,此人也許是可破天都僵局之人,隻是可惜如今謝嶺已經隐退,謝嶺出了官場之後一直都是緻力于教出官場的清流,去改變朝堂亂象。确實,這些年教出的學生都是才華滿溢的國之棟梁,但都因不受世家勢力拉攏,無所晉升。”
聖上邊說,提筆在之上寫下一個大字,筆力強勁、力透紙背,每一筆都渾厚非常。
聖上說至此面露遺憾随後又繼續道:“而謝柏鸢就是謝嶺的孫子,經過三年的觀察,謝柏鸢品格、學識都比其祖父有過之無不及,此人比謝嶺更适合去幫助昱兒匡扶社稷,在荊州三年,謝柏鸢身體力行得為民着想、為民分憂,十分得民心民意,謝柏鸢的家世、品格、官風都是上上之選,自然就是最合适的。”
更重要的是,朝中散落的謝嶺學生衆多,雖都不是什麼要職,卻一股不可或缺的勢力,謝柏鸢作為謝嶺的孫子或許就是穿起這些人的一根線,日後或能有大用處。
“朕相信他能輔佐太子做一位千古明君,換朝堂一片清明。”
皇後聽到此處才知道原來如此,将斟好的茶水遞給聖上:“聖上英明,為太子費心籌謀。”
直到出了宮,謝柏鸢整個人都是不清醒地狀态,自己怎麼就這樣答應了,這樣大的責任自己怎麼擔得起?可既然已經答應,就隻能是盡力而為。
當天下午,聖上的聖旨就已經到了永生巷,與從四品的國子監司業不同,任命太子太師的旨意是聖上任命李公公親自過來宣的,可見其重視。
永生巷謝家的兩進院裡此刻跪了一地的人。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昔荊州松石縣縣丞,謝家郎——謝柏鸢,狀元及第,為官清廉,深得民意,深受松石百姓愛戴,其品行端正,學識博淵,人品貴重,今尊為從一品太子太師,輔佐太子,正位東宮,食祿百擔,警爾,為人師表,敦肅嚴明。特布告中外,鹹使聞之。欽此!”
謝柏鸢攜家人叩首:“臣謝柏鸢,叩謝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定不負聖上重托。”
李公公将聖旨恭敬地交到謝柏鸢的手中,将人攙扶起來:“咱家恭喜謝大人了!”
“多謝李公公,天氣炎熱、公公一路奔波辛勞,進來喝口茶歇歇腳吧。”
李公公連忙推辭:“不了,奴才多謝大人好意,隻是咱家宮中還有事務,就不叨擾了。”
謝母知道自家兒子以後在宮中行走,定然少不得與李公公打交道,早早的就準備好了一包銀子,不動聲色的将鼓鼓囊囊的一包銀子遞到李公公手中:
“公公辛勞,您宮中有要事,不好耽擱,但天氣暑熱,這些公公拿着吃茶,也算我們一份心意。”
李公公是個人精,并未推辭,笑着道:“多謝夫人,那咱家就替這些兄弟謝謝夫人了!”
“公公客氣!”
待宣旨的一行人走了,謝柏鸢看着父親将手中的聖旨翻來覆去的看,仿佛怕這聖旨是假的。
謝母看着自家夫君出神的樣子,用手肘碰了他一下揶揄道:“怎得,看呆了不成?”
謝父擡起頭,臉上神色難明,嗔了謝母一句:“你懂什麼,聖旨一下,咱們家二郎就是太子太師,日後常伴的就是未來的君主,都說伴君如伴虎,怎會是一件輕松的差事?”真就是喜憂參半。
謝母雖說比大多數的女子讀的詩書要多,可到底是一介婦道人家哪裡懂得朝堂之上的爾虞我詐,如今一聽丈夫這樣說,臉上的喜色也消失殆盡了,看着依舊平靜的兒子,擔憂的問:
“鶴年,你父親說的可是真的,真的這麼危險,要不然這個什麼太子太師咱們不做了,好不好,你就跟你父親一樣做一名普普通通的先生娘就很滿意了。”
謝柏鸢安撫的拍了拍母親有些冰涼的手掌:“母親放心,父親說的誇張了些,兒子去皇宮也是做教書先生啊,隻不過教的是太子殿下罷了,母親不必擔憂。”
……
聖上聖旨一下,朝中震蕩,沒想到聖上居然讓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子去教導太子,雖然偶有反對之言,質疑謝柏鸢年輕氣盛、資曆尚淺,但都被聖上以隻是給太子尋一個年紀相仿的老師、隻當個玩伴也好為由,搪塞了過去。
謝柏鸢初入仕,在朝堂之上無權無勢,大約是看他構不成什麼威脅,原本就不算多的反對之聲,很快就消失了,世家需要的是一個無能的、好掌控的傀儡,太子再合适不過,隻是給太子殿下尋一個玩伴罷了,沒什麼好在意的。
一個青澀無知的小子,教導一個放蕩不羁,不學無術的太子,正合他們的心意,就這樣謝柏鸢正式成了太子的老師。
太子身為一國儲君,拜師禮自然必不可少,但謝柏鸢覺得,既然朝中文武一直認為自己隻是陪同太子玩耍的玩伴,不如就順了他們的意,也能放松他們的警惕,再加上謝柏鸢是個不喜張揚的性子,所以最後決定隻是皇上皇後在場,太子給敬杯茶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