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兒你先嘗嘗這個,涼了就不香了。”祝洵把鍋貼推到了玉澄兒面前。
玉澄兒也沒客氣,搓搓手拿起來咬了一大口,肉香四溢,兩頰鼓鼓的,臉上寫滿了滿足。相府裡院子繁雜,來往門客川流,不知有多少口人,自那日從宮裡出來,玉澄兒就沒再見到過陳相。管家安排她住在臨街的客院,配了一個丫鬟。
“阿洵,你今天怎麼來啦?”玉澄兒嘟嘟囔囔地喊了一聲,又停下來看了看桌上的好吃的,笑了起來,“還給我帶了這麼多好吃的!”
“出來采買,順便來看看你呀。你在相府還好嗎?”二人見面的機會不多,不想玉澄兒徒增擔心,許府的事情祝洵從沒提過。
“我挺好的呀!”玉澄兒想了想,又補充道:“剛才還和小丫頭一塊蕩秋千了。”袖帶穿過身後系在脖子後面,出門得急還沒有摘下,發絲上還沾着小小的碎葉,看得出來在小小的一方天地裡,她确實也過得非常靈動活潑。
“這裡有墨,還有這熟宣,最是适合作畫,你也一并帶回去,打發時間。”
玉澄兒點頭,收着。
“也不要拘束在院子裡,相府裡卧虎藏龍,肯定有許多新鮮的人和事。”祝洵回想這幾次來看她,玉澄兒都是一聽到哨聲就出現,想必是整日都隻在院子裡,再加上玉澄兒心思單純,那自然不是和她一樣的細作身份。但畢竟來了祁國,除了平安,祝洵也希望玉澄兒能找到自己喜歡的生活。
玉澄兒聽到這,放下了手裡的吃的,有點心虛地捏了捏衣裙。她和祝洵一樣,也是隻報喜未報憂。她本就是宇夏的小鎮長大的,來到異國,入了相府,隻覺得金玉滿堂但處處冰冷,相府那麼大,處處都是規矩,她不敢随意出門怕惹禍上身,雖然告訴自己能吃飽穿暖,每天和丫頭在院子一起玩耍也很好了,但有時也會想念和莊姐姐、祝洵三人一同促膝夜談的快樂。
沒想到阿洵這麼厲害,連這也看得出來。
玉澄兒擡眼偷偷看了看她,祝洵眼睛還是圓圓地盯着她,看起來有點無辜,玉澄兒隻好又點了點頭。
二人就着茶肆的抹茶和茶點,又閑聊了一會,店裡人來人往,她們兩看起來和無數的祁國人并沒有什麼不同,隻是兩個年輕的女孩。
按慣例,宇夏使者入雲都進貢後,再去往雲都各部拜訪考察,以表示宇夏對祁國的恭敬之心。
如今夏季快結束了,再過七日就是使者在返回宇夏的日子,所以在回程前一天,宮内會再次宴請今年入朝的三十六名宇夏人以及他們所去的各府親眷,以示兩邦交好。
祝洵看着天色差不多了,和玉澄兒約定宮宴再見,就趕回了許府。玉澄兒站在街口,乖巧地目送祝洵的白馬一直消失在街道盡頭,阿洵說得沒錯,她得想一想自己在祁國打算怎樣活,她又開心得有點靜不下心,因為宮宴上可以見到莊姐姐了。
自八月分别,音訊全無,不知她是否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