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婚期,崔雪朝的宮禮學得差不多了,禮部遣派來的嬷嬷最後确認一次流程,規矩地拜别:“娘娘行慎,樣樣照着禮數,小人再無旁的要教。”
“辛勞嬷嬷。”
示意萬姑姑打賞,等人下廊離去,避到寝居更換袆衣大冠。
六月晌夏,家下的蒙頂石花開得旺盛,秦媽媽曬制了些,最鮮嫩的挑選出來灌以面漿水煮沸盛出,拌上酥乳和碧梨鮮,清爽又飽腹。
廊下大樹支起秋千架,跟前有高蓬帳頂,池塘邊的涼風透紗拂面,一邊吃着歡食一邊遐閑地聽阿屏和宮人們說着三房嬌娘回門那日的趣事。
正說起嬌娘下馬車,是被趙家二公子掐腰抱下時,府下管家阿伯進來回話。
管家阿伯:“那物件小人親眼看過,的确是大姑娘當年及笄禮時,夫人親手簪佩的白玉蘭花樣,就連中間那朵上的裂痕,小人也都核驗過。隻是...”
“隻是那東西流進了不體面的場合,在春花秋月的一琴娘手中。小人幾番提價,昨日提至百兩金,那人不識擡舉,說甯肯砸碎聽個響兒高興,也絕不會賣!”
“什麼不會賣?我看是那琴娘見您幾番前去,坐地起價罷了!”阿屏不高興道,“您難道沒跟她提簪子的原主是當今皇後娘娘?”
管家阿伯哎呦道一聲小祖宗,“皇後娘娘的名頭哪是随便就能搬出來嚇人的!春花秋月本就是風月場所,裡頭魚龍混雜,嬌客們為造聲名什麼話都能編造出來,沒得漏了皇後娘娘的名頭,東西拿不回來不說,還由着人家踩在腳下當階梯。”
崔雪朝知曉管家已經盡力,并未為難。
自她歸京,花了不少精力尋回當家崔家舊物,十之八九或人情或重金都收的差不多了。
及笄禮的那隻白玉蘭頭簪并不名貴,隻是母親親手繪制的花樣交由工匠打造,側罅的圓珠是母親成親頭冠上的頂珠,寓意非凡。
尋不到罷了,既有了音信,舊物存情,不想讓它抿于外界。
“可曾與那琴娘說了簪子是母親贈予女兒的愛物?”
管家點頭:“那琴娘說東西是她當年入春花秋月時買的第一件首飾,這麼多年伴着,見證諸多。她體諒原主的不舍,也想讓原主也念念她的情深。”
崔雪朝想想,進到寝居琴匣取出一卷白紙交給管家:“她既賣藝,想來看得懂琴譜。與她看看這個,若她瞧得上,可作為出手簪子的贈物送她。”
管家神情微松,說這回應能成事。
翌日他又到了喜臘院,說辜負娘娘期望。
“琴娘說譜子是好,她也願意出手。隻是她說自己琴藝疏淺,不想讓春花秋月的其他琴師偷藝,若寫譜子的人能教她一回,便肯割愛。”
也在情理之中。
崔雪朝點頭,“尋上一處妥帖地方......”
管家為難:“您有所不知,這春花秋月規矩嚴苛,凡是藝者,除非得樓主恩準,終身不得踏出樓内半步。如有違逆,便遭酷刑懲戒。”
萬姑姑:“難不成要讓娘娘金尊玉體去那等糟污之地?!”
管家搖頭。
原是那春花秋月與尋常狎妓吃花酒的地方不同,占地頗廣,樓内建設容囊甚繁,以廊橋河苑相連,東西南北四座分樓。
雅客與葷俗并舉,其間甚至有兩條外物巷,胡部潑辣熱情的漩舞盛會,南邊水線的雜耍猴戲噴火鑽圈...
“望京有名的食樓—香積堂就在春花秋月的秋字苑,望京中不少高門女眷常三五相邀同去品鑒。”
提及香積堂,萬姑姑稍松神情。
阿屏也兩眼放亮:“香積堂原在那裡!娘娘最愛吃他家的蟹釀橙和軟兜掐絲餅!”
崔雪朝喚一聲賀功。
廊下的賀大統領早就聽見堂内熱鬧的話語,進門拱手,“娘娘隻管出行,護衛一事可放心交由微臣。”
“切記不可招搖,低調行事,見了琴娘就返程。”
賀功:“微臣遵命!”
他自廊下離去,領着人安排明日娘娘出行的一切事宜,最關鍵是務必通禀告知于宮内的陛下。
屋内阿屏撫掌笑起來:“打歸京來,娘娘很少出門。過些時候進宮,又不知何時有機會才能出宮。娘娘,我長這麼大,還沒看過胡部的旋舞呢。聽秦媽媽說,跳旋舞的舞姬腰肢軟,身上就幾塊巴掌大的布料,一轉起來,圍看的客人嘩啦嘩啦不要命地撒銅闆!!!”一隻舞那得賺多少銀子呐!
萬姑姑不好當着皇後的面譴阿屏的不端莊,等到隻有兩人才冷起臉訓話:“娘娘尊于中宮,一舉一動不知有多少眼睛在盯着,你是一等貼身宮女,更應該謹言慎行!”
阿屏乖乖點頭,說小人記下了。
待萬姑姑轉身,心說她家姑娘将來困在宮裡,就跟那被捆了翅膀的漂亮鳥似的,總是讓大姑娘穩重端莊,悶得人讷讷的,多糟心啊!
即便賀功再三作保不會出差錯,萬姑姑依舊擔憂不已,直到賀功說宮裡陛下放了話,隻叫娘娘玩得開心,她才不再多說。
翌日晌後,崔雪朝飽飽睡個午覺,換過素雅輕簡的菱紗裙,戴上一副長垂至膝前的幕籬,趁着太陽斜落,坐上低調的馬車。
一路穿街過巷,阿屏在萬姑姑嚴防死守的目光下老老實實地不曾撩起車簾往外看。
隻是熱鬧繁熠的各種聲音透過車窗,心裡激動溢于言表。
終于,馬車停了。
賀功:“姑娘,到春花秋月了。”
崔雪朝順着攙扶而下,不及細看,一道機靈的人影直奔而來:“貴客臨門,真乃大幸!不知您幾位來春花秋月是賞景聽曲還是吃宴品酒?”
崔府管家說與人有約,報了一個樓間号。
厮者啊的一聲,“原來是跟花苑的素琴娘子有約。您幾位這邊請。”
一邊引路在前,一邊告罪:“素琴娘子今日本暇休,不巧來了一位常客點了她的琴,眼下正在客人廂裡做陪,少不得要幾位貴客稍待片刻。”
這話立時引來賀功和管家的不滿。
厮者很有經驗:“您幾位别急,素琴娘子吩咐小人,幾位先在雅堂稍坐,近日香積堂新研發的幾樣清肴,還有杯莫停的藏家啟了窖藏五年的甕頭春,那可是打前朝時就風靡京都的好酒,難得一遇,貴客不妨嘗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