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再嫁為後 > 第21章 第 21 章

第21章 第 21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一方如晦風雨,内廷的乾元帝撫着編好的五色繩同内監編好的那個比較着。宮人回禀說皇後娘娘節前同宮人們編了好幾個五色繩,思及他們都定親了,必然有一根屬于自己。今日等她忙完,兩人相見時,他也得有個拿出手的回禮不是?第一回編,有兩三處擰結不知是漏了何處,精巧完美寓意美好的東西不該有半點磕絆,歎口氣,又尋了新的繩索從頭開始绾。

第二根順當當的,操文弄墨的手指舞弄起絲線來竟也有天分,細細的五色繩,紅的平安黃的納财藍的安康綠的福運白的吉祥,他的皇後腕似廬上月,指細白膩,若是佩戴他親手編好的繩結,必然賞心悅目。

正猶豫是不是再編幾顆寶珠點綴,童公公領着一個小内監自殿外而來,回禀的是方才發生在崔家宗祠的驚天動地。

小内監回話前還從袖間掏出一本厚厚的小冊,随着他從開頭講述皇後娘娘在宗祠亡母靈位前的跪拜,乾元帝一頁頁往後翻看。

小冊本不過巴掌大,每張扉頁隻一幅小像,三兩筆勾勒出皇後娘娘拟真的神态,一颦一怒,栩栩如生。

提及亡母與亡弟時,一方小像上,她那雙臂無力地攤在身前,眼神恍惚,好似還能複刻當年抱着襁褓時撕心裂肺的痛苦。

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讓家父為亡母餘生守節不再娶妻時,她是平靜的,可漆黑一點的眸光仿似就在乾元帝眼前。她的古井無波是強撐起來的,底下驚濤駭浪像有猛獸吞吃她全部的魂靈,灼熱的恨讓她偏執為亡母求個公道。

最後一頁是皇後娘娘推開門扉時果決的一角背影。

内監回禀說皇後娘娘說從此跟崔家兩不相欠了。

乾元帝撫着冊本上的小人,溫情之下更多的是心疼。

她真是個心軟的姑娘。

亡母之痛折磨得她日夜難安,五髒六腑碎過又被她一點點拼好。世人以為她熬過了,她沒忘卻。今日大仇得報,她所能想到最嚴峻的懲戒隻不過是不許她父親再娶妻!

太純善的人不自覺以己度人。

亡母騰出正妻之位,弟弟喪命,父親至今無嫡子,所以她以為讓那庶子失去扶正的可能,便是對這些人當年犯下的錯最嚴苛的懲罰。

可笑!

什麼側房庶子庶女,當年謀算的早已得到,現在擁有的往後也不曾失去半分。

“是崔卿的錯。”

乾元帝望着郎朗乾坤,長歎一聲,“他把朕的皇後教養成恪守本心的好姑娘,卻不曾盡到父親職責,不曾保護好女兒的至善至真。”

最過分的是,崔卿為人夫君卻背棄誓言,寒了妻女的心,讓朕的皇後與母親天人永隔,讓朕的皇後滾進紅塵的泥濘裡從此不肯再輕易相信這世間也是存在好男兒的!

若非崔卿尚有用處,皇後将來也須崔家上下效忠,實該一道聖旨賜他圓滿盡早與地下的夫人相聚才對。

“趙氏在何處?”

内監:“回陛下,娘娘稱趙氏與崔夫人舊時有誼,念在她當年也是被人所迫,不曾下令訓誡。”

“崔卿可有懲戒?”

内監:“不曾聽聞崔大人有何吩咐。”

乾元帝臉色森寒,心說果然不出所料,“皇後慈念不願辜負亡母臨别之言,朕卻容不得皇後母家有心腸不幹淨之人。去崔家傳旨,趙氏不守婦德,釀出良妻無辜喪命慘禍,着令内獄收押,依法懲辦。”

“另冊旨意發往外埠,責令當地縣屬知縣徹查當年趙家之案,若敢徇私,九族連坐!”

思及趙氏名下的一子一女,本想高擡一手,地上内監立時進言:“崔氏二姑娘言語無狀,幾番不敬,今日更是污蔑皇後娘娘‘草菅人命’。之後辱罵娘娘惡毒。小人觀其神态,此人不僅不感念娘娘寬宥,更是記恨娘娘至深!”

乾元帝雙眼眯成危險的弧光,負手在後,“朕記得崔卿曾有言,若是府下二姑娘不入宮闱,便要永不歸京?”

童公公道是。

“崔卿慈父心腸,朕不能不體諒。”

乾元帝淡淡道:“慶城乃禦北重鎮,今春設立地方女學,崔卿之女受惠于宮廷,自該回報一二。令她任女學儀正,為朝廷和當地生民進效,即日上任不得拖延。”

童公公聽懂陛下言外之意。

所謂女學儀正,自然不得婚嫁有後不得在外行走,“陛下大恩,想必崔大人能懂您的苦心。”

至于那五歲的庶子,乾元帝呵然一笑,眼下是懵智兒童,來日長大知曉生母去向,焉知不會心存陰晦攪得崔家不得安生?

可惜是崔卿血脈不好一下料理幹淨,“将那庶子身邊伺候的人換了,從前舊人不許接近,開蒙後好生教導。”

旨意發至崔府,崔舉顫着手臂接過隆恩,童公公客氣地扶他起來,“崔大人要體諒陛下的苦心!皇後娘娘太過慈善,傳揚出去,來日統禦後宮怕是不易。陛下出面為娘娘斷腕,一來護住崔家的好名聲,二也是幫着您這位泰山大人後半生無憂。”

話落,偏頭往自己身後一看,崔舉讷讷地跟着轉移視線,隻見随着恩旨來的,竟還有兩位如花似玉的美嬌娘。

“趙氏罪有應得,趙家亦會裁治。您失了側夫人,陛下特意選這二位女家送來。她們皆是有才有貌之人,做大人的解語花足矣。”

崔舉擦擦鬓角的汗,連聲謝恩。

童公公笑着看他這般,一揮手,身後跟來的禁衛立時如狂風卷入崔家後院。不足片刻,趙氏和崔荷被堵上嘴五花大綁地帶到前院。

崔舉眼神遊移不敢看她們,慶幸陛下感念臣下有用,至少不曾把崔鼎一并發落。

“那崔大人您忙,小人還得去皇後娘娘跟前傳話。”

“公公請。”

童公公跟上崔府管家前往喜臘院,至于身後崔大人在自己走後有什麼表情已然不重要了。

邁進喜臘院,萬姑姑候在門口,童公公瞧院子靜谧,壓低聲音問娘娘呢。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