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為這個原因,崔乾佑天天跟在他的身邊,形影不離,就差抵足而眠了,生怕一個轉頭人就不見了。李倓本人亦然,他隻能埋在崔乾佑的營帳中和崔乾佑一起成天吃吃喝喝,也不敢到潼關的其他地方去晃悠。
這段無聊枯燥的時間裡,李倓時常想起自己的阿耶。他總覺得,他的阿耶現在還處于水深火熱之中,而他過着這麼悠閑的日子,實在是很有負罪感,故而時常垂淚。
不過崔乾佑擔憂歸擔憂,開心的事情還是有一件的。
田乾真死後,潼關變成了他的一言堂。他本來就和田乾真有些龃龉,現在沒了田乾真的掣肘,再也沒有田軍的下屬對他陽奉陰違,暗中搞事。
就為着這個事情,他恨不得敲鑼打鼓,放放鞭炮。這幾天,他連晚飯都多吃了好幾碗。
對于崔乾佑來說,隻要不涉及到李倓的人身安全問題,其他問題都是小問題。
所以,當崔乾佑碰到李倓心情低落的時候,他還有心情安慰一二:“陛下運籌帷幄,應該是早就想好了郡王怎麼安排,郡王不必憂心。”
一提到李世民,李倓唉聲歎氣:“你不懂。”
“我不懂什麼?”
李倓一副恹恹的表情:“我在想我小的時候。”
“小的時候啊,說來聽聽?”崔乾佑不排斥這個話題。人到了一定年紀,就會覺得懷念小時候。
李倓一副擡頭望天狀:“小時候,也曾想象過大丈夫金戈鐵馬,馳騁疆場的畫面。”
“男子漢大丈夫,誰沒有這樣想過呢?”崔乾佑道。
“可是阿娘告訴我,我是大唐的皇子皇孫,不需要這麼有本事。她告訴我,我生來就受萬民的敬仰,我隻需要安安穩穩的過完我這一生就好。”
“……”崔乾佑表示我也想過這樣的生活。
“以前,天下太平,陛下對阿耶也猜忌。我不能為了我的一己之私害了我的阿耶,我的母妃,我的阿娘。所以我也就隻能收了我的心思,安安穩穩地做個郡王。可是,安祿山盤亂了,大唐的江山不穩了。我為什麼還是隻能埋頭做一個不問世事郡王呢?我不甘心,我真的不甘心。”
崔乾佑覺得有點喘不過氣。
“現在太宗陛下來了,我好想和他一起并肩作戰啊。可是他手下有這麼多能人,怎麼會看上身無寸功我呢。不像你,現在都是久經沙場的将軍了。而我隻是個郡王。”李倓完全就是一副怨婦的樣子。
崔乾佑聽到這話,差點氣笑:我拼死拼活才掙個将軍,你一出生就是個郡王,還羨慕我?你以為是我們自己想打仗嗎?我們是被逼的!你倒好,明明可以享福,非要出來受苦。
他隻能轉過臉去,一臉無語。
正在此時,秦瓊進來了。
“建甯郡王,秦王來信,要你回長安。”
李倓頓時變成快樂小狗:“陛下專門讓我回去?是長安人手不夠,要帶我去打仗嗎?”
李倓年齡小,秦瓊看他就像在看晚輩,微笑着解釋:“不是,我們要對安慶緒動手了,為了保證你的安全,殿下下令要你撤回去。”
一旁的崔乾佑腦袋上冒出了大大的問号:安慶緒不是在洛陽嗎,秦王殿下怎麼就要和安慶緒動手了?
李倓聽到秦瓊的話,頓時又蔫了:“秦将軍,能不能幫我和陛下說說,我也想随陛下出征,做個馬前卒也行。”
秦瓊柔聲道:“殿下沒有稱帝之心,郡王回去之後,要叫秦王殿下。至于郡王的想法,我會轉告殿下,但是是否讓郡王随他出征,還要殿下決斷。”
“至于現在,郡王最重要的是趕緊收拾東西,準備啟程回長安。”
李倓唉聲歎氣地收拾那不存在的行禮。
秦瓊又看向崔乾佑,似笑非笑道:“殿下說了,你也一起去。”
崔乾佑一卡:“我?”
“殿下說,有話要親自吩咐你。”
深夜,一輛小車裝着兩個人,從潼關行駛而出,吱吱呀呀地開向長安秦王府。
“阿翁,沒想到是阿翁親自來了。”馬車停在秦王府門口,李倓一眼就看到了高力士。好不容易看到熟人了,李倓熱淚盈眶地和高力士打招呼。
“臣見過郡王,多日不見,郡王似乎胖了一些。”高力士溫和道。
李倓的眼淚頓時被憋了回去。
李世民在一旁笑出了聲。
李倓氣得一轉頭,正要發火,發現是李世民在笑,又把火給憋了回去:“殿下。”
李世民忍不住笑得更厲害了:“可别生氣了,到時候氣成燒水茶壺了可怎麼辦。”
李倓:“……”你們都欺負我!我要告到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