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李世民]曆史救火從安史之亂開始 > 第13章 馬嵬坡之變

第13章 馬嵬坡之變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崔大人這個臉色是什麼意思?”還是李孝恭的眼睛尖。

“我?”崔光遠突然被點到名,一愣,又想到自己那些大逆不道的想法,頓時支支吾吾起來,“沒有,臣在擔憂陛下的安危。”

在場的沒人信。

李孝恭對着崔光遠一錘:“說,你究竟在想什麼?”

崔光遠被捶得龇牙咧嘴,道:“不說。”

“嘿你這小子!之前你可不是這個樣子的!”李孝恭道。

崔光遠想起之前的謹慎唯諾,心裡比了比,他現在确實放肆了許多。

“我從不以言處置人,你說吧。我也很好奇,剛剛你在想什麼。”李世民笑看着活寶們。

崔光遠道:“殿下,不是什麼好聽的話。”

李世民繼續笑:“不好聽的話我聽多了,是吧魏征。”

魏征正襟危坐,目不斜視。

崔光遠拗不過,隻能道:“殿下有所不知,至本朝,平穩繼位的太子就一個,就是高宗。本朝有一位前太子,因人構陷而死。而如今這位太子殿下這些年小心謹慎,這才活到了現在,他太難了啊。”

這會除了崔光遠,其他人都看向了李世民:你起的好頭!

一天之内被兩次鞭屍,李世民真的有些懷疑自己了。

看着李世民神情低落,崔光遠忍不住道:“殿下是萬年一遇的聖君,若是沒有殿下,有沒有現在的大唐盛世都難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陛下不必自責。”

李世民歎氣:幸好承乾是順位繼承,再後面,他也沒法管了。

“罷了,等回去之後,教養承乾的時候我再用點心,定不讓他手足相殘。”

崔光遠的神色又扭曲了一下立刻恢複平靜,假裝沒什麼事發生。。

就這麼一瞬間的扭曲,卻被李世民捕捉到了。

李世民看着崔光遠強裝鎮定的樣子,心中大感不妙,問出了他今天最後悔問的話:“你不是說高宗是平穩繼位嗎?”

我沒說高宗是李承乾啊!崔光遠真的很想扇自己一個嘴巴,幹嘛把話題往這個方向引啊。

“殿下,别問了,實在不行您自己看史書吧。”崔光遠真的快哭出來了。

自掌控長安後,李世民随時可以去看這個世界的史記。

但他一直沒看。

一是因為沒空,二是因為他自己逃避。

他知道自己玄武門政變成功,登基為帝,也從這個世界臣民的口中得知了他做的很好。

李世民覺得,這就夠了,人無完人,細節還是不要追究的好。

今天衆人談到宗室,又突發馬嵬坡之變,談到當今太子,又到他的太子,幾人的對話中怎麼也都避不開他們李唐皇室内部的事情。

至此,李世民還沒怎麼想看,或者說其實有些想看了,但是依然還在逃避。

直到崔光遠提到他的太子時那一瞬的扭曲,成功吊起了李世民想要看史記的内心。

“那就趁着現在,我們看一看?”

衆人當然也好奇史書上時如何記載他們的,沒有人提出反對。

除了一個人。

“臣反對。”魏征道。

李世民下意識皺眉:“魏征,你有什麼見解?”

“觀史之事,既不緊急,又不重要。殿下此刻觀看史書,會影響殿下的心緒與判斷。況且史書并非隻有貞觀一朝,後還有高宗等,殿下也要看嗎?”

“那這就絕非一日之功了。雖然現在長安初定,但潼關等咽喉之地尚在叛軍手中,殿下此時不專注于收複失地,而去看那些死物。”

“臣以為,這絕非明君之舉。所以臣建議殿下,等到收回洛陽,天下大定,再去看史書為好。”

魏征提出好多的理由阻止李世民。

杜如晦也道:“我覺得魏征說的有道理,史書放在那裡,不會改也不會跑。但是大唐若是崩潰了,百姓就要受苦。殿下看史書,改變不了此處大唐絲毫,所以我也建議殿下,觀史一事,容後再說。”

房玄齡也出來贊同。

他們難道真的不想看史書嗎?其實不然。

誰不想知道自己在後世的史書中是個什麼樣的評價。

但是若是李世民看了,那房玄齡看不看?

房玄齡看了,那杜如晦看不看?

杜如晦看了,那李孝恭、李靖、程咬金、尉遲恭等看不看?

那這個就是個浩大的工程。

眼下的長安可支撐不了如此浩大的工程。

而且是人就會有過錯,即便他們都是唐初戰功赫赫的功臣,但難保以後呢?

萬一史書上記載了他們的過錯,李世民現在就知道了,那麼他該怎麼對待他們呢?

“既如此,關于史書,等我們收複大唐河山之後,再看不遲。”李世民最終拍闆。

“殿下英明!”崔光遠與韋景明最先喊道。

秦王府人側目:你們天寶人實事幹啥啥不行,虛禮倒是一套一套的。

崔光遠與韋景明喊完就有些尴尬:上梁不正才下梁歪嘛,歪久了有點掰不過來。不過我們已經改邪歸正了!

“當然。”李世民敲了敲桌闆,拉回了思維發散的衆人,“馬嵬坡的事情不可外傳,此事易引發民心不穩,我扮皇帝就白扮了。輿情監察由韋景明負責,若是讓我在軍民中聽到一絲的風聲,我拿你是問。”

“是。”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