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李世民]曆史救火從安史之亂開始 > 第7章 惡官祭天

第7章 惡官祭天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敞開?三個月?”李世民驚訝道,“這麼多?”

房玄齡道:“是,臣算出來的時候,都懷疑是不是有人在虛報數目,下午臣還特意去糧倉看了一眼,糧倉果真有這麼多糧。”

“臣還盤點了一下國庫,一時沒盤完,但是目前盤出來的部分,大約是我們那時候的五六倍。”

“五六倍?”秦王府衆人都驚訝極了。

他們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

唐初動亂剛剛結束,國庫不豐,再加上一些不為人知的鬥争,李世民在外征戰時,甚至有要靠自己征糧。

比起現在的情況,當初可謂是太艱苦了。

但是反過來再想想,這種情況下,二十萬唐軍居然打輸了,全軍覆沒。

有手就能赢的戰争,他們是究竟是怎麼輸的?

秦王府衆人百思不得其解。

“那我們也不能輕敵。”李世民換了個姿勢,扶須轉向杜如晦道,“咱們現在将有餘而兵不足,如晦,征兵征得如何了。”

“不樂觀。”杜如晦道,“今日我率人去張貼告示,挨家挨戶的敲門征兵。卻看見大多數百姓家中隻有老幼婦殘,不見壯丁。”

“潼關一戰把長安底子打薄了。”李世民無奈,“若是再征不到兵,那就要降低年限征,這樣兵役就過于苛重了。”

現在的長安,有将,有錢,有糧,獨獨沒有人的,而人恰恰是最重要的。

戰争不是回合制遊戲,是大型絞肉機。一将再猛,千軍萬馬之下也無力可施。

張公瑾試探道:“要麼我們還是去找皇帝,要點兵?”

“不可能。”李世民立刻否決,“先不說别的問題,皇帝既然棄城逃跑,必然心氣全無,向他求援完全就是浪費時間。”

“要麼,我們向各地節度使求援?”一直假裝自己小透明的崔光遠提議道。

“節度使?”

秦王府衆人對于“節度使”這個官職毫無概念,李世民更是知道,安祿山在反叛前所任就是三鎮節度使。

崔光遠也知道李世民在忌憚什麼,解釋道:“也并非所有的節度使都和安祿山一樣。西北邊軍之前應當已經接到了陛下的聖谕,在回援路上了。朔方節度使郭子儀,河東節度使李光弼手中均有人馬,都是可用之人。殿下若是不放心他們,還有顔真卿,他的侄子被安祿山淩遲,全族被殺。他與安祿山有不共戴天之仇,如今正在河北敵後與安叛軍旋。殿下可将他部召回。”

“你說的有道理,但是我們沒有時間。”李世民無奈,“如你所說,西北邊軍已經在路上,但是過來起碼也要一兩個月。顔真卿在河北,回援起碼要五天。而且我估計,他們現在自顧不暇,别說回援,能不能突圍都成問題。另外兩個,一個在河東,一個在朔方,路途隻會更遠。而且你還忘了一件事,沒有玉玺,我下不了聖谕。秦王教令在長安好用,除開所謂的太宗身份,主要是因為玄甲軍,但是出了長安,秦王教令可沒什麼用。”

崔光遠:“殿下高瞻遠矚。”

“少拍馬屁,多做實事。”李世民随口道。

崔光遠頓時跪地拱手,惶恐道:“臣知罪,多謝殿下教誨。”

“玩笑話而已,崔卿不必如此。”李世民也吓了一跳,連忙伸手去扶。

長孫無忌問道,“當朝皇帝對你們如此嚴苛嗎?”

崔光遠搖頭:“并非陛下,而是楊相。楊相性情喜怒不定,曾有人無意間得罪楊相,便被楊相扣帽發配了。”

秦王府衆人對于天寶年間的權力傾軋,有一種窺一豹而見全貌的感覺,再次慶幸自己生在了大唐初年。

兜兜轉轉,衆人讨論讨論着,又繞回到兵源的問題。

“實在不行,隻能放寬兵役年限強征了。”杜如晦哀歎。

“再等等,再等等,我不相信偌大一個長安城連一隻幾萬的軍隊都湊不出來。明日處斬楊曉,平息議論後再征,如此還征不到兵,再降年限強征不遲。”

天寶十五年六月十四日,長安又度過了安穩的一天,順利地來到天寶十五年六月十五日。

清晨,李世民巡視完城門,又去視察了一下征兵情況。随後,李世民回太極宮召開小會,同時,朱雀大街中央廣場上開始搭台子。

臨近午時李世民換上了黃袍,在鏡子前轉來轉去,左看看,右看看,欣賞自己的英氣容姿:“這還是我平生第一次穿黃袍呢,似乎大了些,有些不合身。”

長孫無忌不僅失笑:“這是當今那位陛下遺留的,殿下湊合湊合得了,等回去做件好的。”

崔光遠也笑道:“殿下龍鳳之姿,黃袍雖有些大,正好襯托殿下的英雄偉岸。隻是,陛下已經古稀有餘,殿下這樣年輕,恐怕會露餡。”

“怎麼會露餡,我已經讓他們在帝王儀駕周圍蓋上了黃紗,他們隻能看見我的影子。”李世民得意道,又湊到鏡子前仔細看了看。

長孫無忌道:“好了殿下,别看了,等會還有皇帝儀仗坐。”

午時還差一刻,李世民坐上皇帝儀駕,太極宮朱雀門打開,玄甲軍持槊一震,齊聲高呼:“陛下駕到。”

此時,廣場上已經圍了許多人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