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那周朝末年,天下七分,中央疲敝,逆賊章溫控河東以自重,圖弑君而自立,烈祖皇帝時任邠甯節度使,世受國恩,不忍見國家衰敗至此,于是西取寶雞,東平鄜坊,聲東擊西,奇襲鹹陽,最終殲敵無數、大破長安。
可惜為時已晚,小皇帝早已一命嗚呼,大明宮也是人去樓空,還險些被一把火燒了個幹淨。
也是可惜了烈祖皇帝在亂世中率先立下的奇功——烈祖借兵黨項,黨項人卻狼子野心、忘恩負義,妄想吞并隴右河西之地。長安一戰之後,烈祖就一直疲于應付流竄境内的黨項騎兵,力不從心,戰事上不得寸進。
末帝身死七年,章溫之女章圭自立為帝,拟僞朝國号為梁,天下憤慨,群起而攻之。又三年,烈祖斃命于盟軍之叛,太祖皇帝臨危受命,繼承母祖家業,經營關中、驅逐蠻夷。
章賊狡詐,讨伐屢攻不下,天下不臣之心漸起,自立者衆。當此之時,章梁控河東之地,後周踞豫魯大地,前蜀扼漢中之險,趙燕盤燕雲之州。群敵環伺,而我朝久遭損耗,又受重創,真真是國力衰弱,危在旦夕。
哎呦,都說否極泰來、否極泰來,這老天還是開眼的啊,要不怎麼這國運就正正落在咱們齊朝身上呢?
末帝身死二十年,太祖皇帝禦駕親征,北擊原、靈二州,大敗朔方節度使。同年,順天承運,于長安登基加冕為帝,定國号為齊。
這太祖皇帝還有一樁神迹,想必客官您也是愛聽的。太祖原諱鳴——鳳鳴岐山之鳴,幼時曾不慎落入敵手被俘,烈祖皇帝顧大局而舍小義,遙命前軍不必理會為質親女的性命,幸有明威将軍王銳忠勇雙全,如那三國常山趙子龍一般殺了個七進七出,重重包圍下救出少主性命。
可惜天妒英才,王銳将軍歸來不久後就傷重不治身亡,年歲尚小的太祖皇帝也高燒不止,朝不保夕。
當時啊,據說連那岐黃神醫都已束手無策,邠州上下也預備為小世女料理後事。您猜怎麼着?就在起靈前一天、也就是吊唁的最後一天,太祖居然奇迹般地好了,不喊痛、也不鬧人,自己跑到靈堂前端端正正磕了三個響頭,泣涕不止,哀動左右。
烈祖贊其知大義、識大禮,特賜其更名為闵——闵,吊者在門,吊唁也,以示救命之恩,當永志不忘。
周朝末帝身死二十五年,長安城裡出了個大美人,姓庾行二。那眉兒呀眼兒呀,生得簡直賽過天上的神仙,凡是見過他的人,上至風流富家姐、下至販婦走地卒,個個都擔心他一不留神就要被王母娘娘召回天宮呢!
也不怕您笑話,小人的親奶奶曾經隔得遠遠的看過庾夫人一眼,直到彌留之際都還念着他!
話又說回來,當年還是皇太女的太宗皇帝聞其名滿京城,好奇之心漸起,頗為意動,于是擇一良辰喬裝溜進了庾二郎參加的宴會裡,就那一眼啊,據說是天上星河欲轉,人間百花怒放——太女殿下對其一見鐘情。
又一年,太女納庾氏為側夫,封醴泉郡夫人,視八百石……什麼?您問為什麼不是正夫?哎,這庾二郎門第太低、身世太差,為皇族宗老所不齒,太女殿下隻好許諾庾郎,隻要他不犯七出之罪,三年内必将他擢為正夫。
卻說這西北邊陲,裴家突然出了個神勇無雙的小将,年不及元服*,卻已使得一手好槍,痛擊黨項,屢立奇功,隴右百姓無人不誦其威名。
但就在這裴小将軍即将承接虎豹營、加骠騎将軍之際,居然爆出一樁石破天驚的醜事——這裴三居然是個男子!
男子怎麼可以出來領兵打仗呢?!這可是違背天命、欺宗忘祖的惡事,是要遭天譴的!真真是不知檢點、無知蠢夫!
當時天下嘩然,更有甚者要求直接處死裴三郎,以儆效尤,令後世不敢再犯。幸得太祖皇帝仁慈,召裴三郎之母裴槿入京觐見。
哎,要說這裴家家祖、裴槿之母裴丹啊,當年也是翼祖皇帝的左臂右膀、赫赫有名的在世英雌。翼祖皇帝有容人之量,又有識人之明,這才不計前嫌,收服裴家。
要是這裴槿是個男子,說不定早就被指給烈祖皇帝做正夫了,無憂無慮,享盡一世榮華富貴,可偏偏投胎作了女子,又偏偏還是個庸才。
戰場那是個什麼地方?吃人不吐骨頭呐!裴槿其人又最是貪生怕死,鬧了幾次笑話後也沒人敢再叫她上戰場了,是以裴丹将軍身故後,裴家逐漸式微。 話再說回來,裴槿自然是一陣擔驚受怕,生怕陛下治她個欺君之罪,禍及三族,結果來到長安城一看,既不見責罰,也不見謾罵,太祖皇帝和顔悅色地請她到大明宮的桃花林裡下棋去了!
不過都說伴君如伴虎,陪皇帝下棋又能是什麼松快差事?
裴槿下得那叫一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冷汗漣漣,隻怕恨不得當場跪下來給太祖皇帝磕頭認錯。
茶過三巡,戰局膠着,正當裴槿拈着棋子苦思冥想之際,隻見空中突然飄來一瓣桃花,不偏不倚,正好落在一個空點位上。太祖皇帝一看——
喲呵!居然恰好和棋了!不禁撫掌大笑,連稱天命如此,豈不快哉?
當時啊,東窗事發之後,裴三郎自然是許久都不曾出門了,困守閣中,終日閉居——别開玩笑了,外面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他了,這換成誰還敢出門呐?
太祖皇帝就說,聞卿家三郎抱病久不得出,延至大明宮一賞桃花何如?聞卿家三郎孝賢貞忠,聘作皇家夫又如何?
這裴槿哪敢不從,連連叩首,跪謝皇恩。
同年,裴三郎赴京,被冊為太女正夫,得封雲陽郡夫人,視一千石。
這桃花半子、天定良緣的故事甫一傳出,就被民間競相引為風流雅事,就沒有不誇贊聖上寬宏雅量、有人君之相的!還紛紛學着也在春遊會裡開設棋局,供青年女男結緣,習俗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