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拔河後面的是體育課上的各種小比賽:跳繩、投籃、足球定點射門之類的。
每個項目都需要五男五女參加。
蔡宇鵬先前拿着報名表見一個報一個,不管是誰,都至少參加一項。
林亦當然選了足球。
高一下學期的體育課是選修,足球、籃球、羽毛球任選,當時教11班的體育老師剛好是學校男足的教練,因此11班一批女孩子都選了足球這一項,陳佳欣和史悅都和林亦一道,踢得熱火朝天。
在分班前的最後一節體育課,老11班女孩子借了足球,居然追着球踢半場跑了整整一節課。
這讓教足球的老師在他們分班後特别點名老11班的女孩子們表揚。
後來分班後的足球課,陳佳欣還是和史悅搭檔,林亦的搭檔就從馮雨悅換成了夏思楠。
這次六班參賽的五個女孩子就是選了足球的這四個加上身先士卒的班長朱依若。
體育課前我們熱衷于踢球的林亦同學緊急給班長大大科普了一下腳法,要用腳内側而不是腳尖。
林亦對于足球的喜歡,用這樣一句話就可以說清楚——
唯有足球與英語不可辜負。
定點射門一共五個點,大概和球門呈15°、30°、45°、60°以及75°,不得不說最邊上的15度的角度真的很刁鑽。
五個人以為是一人一個點,看五個人能進幾個,于是林亦自告奮勇去踢位置最刁鑽的那個點,史悅卻覺得林亦應該踢最容易的點,确保可以進球,因為他們不管踢哪個位置都有可能不進,他們踢最偏的位置沒進,但是林亦可以确保進一個,但是萬一他們沒進,林亦踢最偏的也沒進就不太好了。
幾個人都有點緊張,林亦安慰大家:“沒事的,我就踢這個,我超厲害的。”
說着就揮了揮腳,找了找門、球、腳在一條直線上的發力的感覺。
好在體育老師解釋了規則,每個同學踢完位置之後逆時針移動一位,每個人在每個位置上都會踢一次。
于是大家放心了,安心地挑了位置站定。
林亦在15°的點上,陳佳欣在30°的點上。
陳佳欣開了個好頭,第一球雖然不太好踢,但也進了球門。剩下三個位置也都順利進球。
林亦幹脆把自己的棉襖給脫了,省的長款的設計讓腿擺動不開。
今天林亦穿的鞋子并不是最适合踢球的,所以林亦多醞釀了一會兒,虛虛地揮腿但并沒有真的踢到球,隻是在一次次的慣性中微調三點一線。
林亦覺得差不多了,順着慣性把球踢出。腳内側鞋子與球面發出“嘭”的一聲,球筆直而有力地幾乎從球門正中射入。
朱依若、夏思楠他們幾個歡呼了一下,林亦朝他們露出了一個拽拽的笑容,然後還聽見分班前的體育老師再說:“這個女孩子踢得特别好。”
五個人依次換位,林亦在30°位置,也并不好踢,加上從球門右側換到了左側以及用右腳射門的姿勢,因此有一點點不習慣。
體育老師倒是很内行地把在場其他同學幫忙撿回來的球傳給了五個同學,林亦重心低下,身體微微後傾,用腳掌穩穩地停住了球。
林亦看着沒接住傳球的朱依若跑去撿了球又跑回到點上站定,才開始準備踢自己的第二球。
還是和剛才差不多的一個準備期,可能也有球場泥土高低不平的客觀因素在,林亦這一球比剛才稍稍偏了一點,但還是毫無懸念地進了。
體育老師說:“這基本就五球全進了。”
後面三個點,林亦就踢得随意了一些。朱依若和夏思楠在兩個最難的點上猶猶豫豫,最後夏思楠幹脆以極小的力氣把球挑了出去,看着球緩慢順着地勢也滾進了球門,現場老師同學笑死。
林亦最後一球力度稍稍沒控制好,心裡暗叫不妙,好在隻是射偏了,球還是進門了,體育老師還給林亦喝彩:“好!大滿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