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會結束,各大競賽的初賽也好複賽也罷,也基本都結束了。
對于高一升高二的這個階段,大多數競賽的複賽和同學們沒多大關系,隻是讓大家提前感受一下,權當給學長學姐當分母了。
既然比賽結束了,晚自習的競賽課也要恢複正常了,好為來年做準備。
學校怕大家什麼競賽都要參加反而效果不好,把物化生三門競賽安排在了同一個時間,隻讓同學們從中選一門。結果招來不少同學的罵。物理競賽學校比較重視,化學競賽則相對基礎一點。對林亦來說,物理競賽暑假去了培訓但是高一前面很長時間沒有參加,化學競賽的參加一部分也是為了最難拿A的高考做準備,有一點高考大于競賽的意味。
蔣霏,朱依若,趙曉筱,夏思楠不假思索選了物理,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物競一直是唐文強帶的,而她們恰恰是唐文強小迷妹。
林亦本就對唐文強無感,加上朱家軍從高一分班前一直教自己,最終和祁落、史悅成了化學競賽常年第一排。
數學競賽周二、周六晚上六點到七點半,物化生則是周四的同一時間。二四六都是語文晚讀,黃萍哭暈,男孩子們卻剛好樂着不用讀書了。
黃萍本就管不住六班,加上教學方法實在是有點無聊,大多數同學也并不睬她,語文課上還是比較随意的,在這一點上黃萍和嚴俐達成了出奇的一緻:“一個個天天就曉得忙數理化哦。”
但确實,高二競賽就不是鬧着玩的了,得認認真真聽了。
化競除了六班,還有隔壁物化普通班五班的同學來參加。
朱依若她們聽完第一次物競回來就開始抱怨,說老師換成了七班物理老師,不是唐文強了。
競賽正在逐漸走上正軌,林亦還知道,雖然有過沒選物化的遺憾和後悔,現在的王梓彤在生物競賽表現的相當不錯呢。
理科班的競賽重頭戲,在這一年裡即将到來。
李亞炜對于立體幾何簡簡單單帶過,在他看來這算是送分題,連一輪複習都不用再講的。然後六班開始上解幾。
解幾巨大的計算量讓林亦頭秃,向來中午睡個半個小時就起來寫作業的習慣不得不又壓縮了十分鐘。
這天,帶六班信息課的老師中午突然來了。
現在換了座位,女孩子們坐在第三組。
林亦剛起沒多久,沒戴眼鏡,困困乎乎地貓着腰趴在桌上一行一行機械般寫着冗長的解幾算式,,旁邊習慣先寫作業再睡覺的朱依若剛打算睡覺就被老師的突然造訪攪黃了。
信息老師是個長的嬌小的女老師,說話聲音也挺好聽的,衣品也不錯,大家還都挺喜歡。
她站在門口喚道:“同學們醒一醒啦。”
前排幾個同學揉了揉眼睛,不情不願地眯着眼擡起頭。
老師尴尬地笑了笑:“還沒睡醒是吧。”
六班在學校午休的人并不多,也就二十個左右,加上前面的窗簾拉着,教室裡冷冷清清的。
老師簡明的說了下來意,學校十月份要搞一個stem項目,就是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的簡稱,到時候會有很多創新課程開課,還會有全省乃至其他周邊省份的老師來參加觀摩。
其中計算機更是請了一位大學教授來,講的是什麼編程的可視化,關于分形動畫的。
配合上課的重任就落在了六班身上。
來的這個教授還挺年輕的,先問了問同學們現在數學學了多少。在得知還沒有學到複數的時候很巧妙地把概念轉到了坐标系上。
黑闆上留下了他作的幾個圖,大概就是讓同學們了解一下原理,然後打開了電腦打算放個動畫。
在等着電腦開機以及視頻解壓的過程中,六班也是一點都不給教授留面子,包括之前講原理的時候,大家還是一邊看黑闆,一邊偶爾低下頭寫題。
視頻也确實很吸引人,曼德勃羅分形動畫無限放大的過程循環往複,将細節做到了極緻,無限放大後的結果居然是又回到了起點。除此之外還有牛頓疊代和朱麗葉集這些。
加上炫彩的漸變配色和緩緩流淌的輕音樂着實讓同學們驚呼了。
10的多少次方在由負逼近零的時候畫面也趨于一個極限轉而又反向展開,引起一陣驚呼。
中午回家的同學陸陸續續來了,看見裡面站着一個不認識的老師,竟有點懷疑是不是走錯了班。
特别是王木木在門口仿佛被電了一下直接從昏昏欲睡的狀态中醒過來一臉震驚,讓注意到的女孩子們笑翻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