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來我看看。”蘇绾接過信,拆開後一看,竟有足足五頁紙。
她看了看第一頁紙,淺笑着說:“不錯,如今京城的鋪子已經開張了,馬镖頭說楊掌櫃尋了十幾個手藝出衆的繡娘,繡出的新衣樣式精美,很受歡迎。”
繼續往下看,這信上還說,楊掌櫃想出了一種新的經營法子,尋人畫了十幾種花紋與圖案,繡在一張布上挂在鋪子裡,進店的每位客人可以自己挑選布料,再挑選心儀的花紋樣式,繡娘按照她們的要求縫制新衣,楊掌櫃稱這種方法為‘定制售賣’,這法子一想出來,很多貴女慕名而來,鋪子的生意非常火爆。
“看來這楊掌櫃在經商一事上确實有手段。”蘇绾毫不吝啬地誇贊。
"還是小姐有慧眼,讓楊掌櫃去了京城,不然楊掌櫃就算有這才能,也沒地方施展呢!"墨雲在一旁笑着說。
前些日子,蘇绾已将墨雲調來了身邊伺候,墨雲也确實是個機靈的,該說的話說,不該說的話你一個字也别想從她嘴裡聽到。
“你呀!就會讨小姐歡心!”綠柳在一旁笑墨雲。
墨雲也不在意,大大方方地說:“那當然,小姐是我的主子,做奴婢的肯定要讨主子歡心呀。”
主仆三人皆笑了起來。
蘇绾的目光在紙上快速掃動,說完鋪子的事,馬镖頭又将收集信息的事詳細說了。
若說京城中什麼人的消息最靈通,一是“包打聽”,這類人專門從事消息收集,販賣,不論是民間婚喪嫁娶,鄰裡矛盾,還是朝廷官員升貶,最新政策,亦或是後宮妃嫔密事,争寵手段,他們都能給你打聽到。
之後再将消息轉賣給你,這消息的價格也有所不同,市井之事一次幾文至幾十文,若涉及官場或後宮,一次交易則要百兩銀子。
其次就是乞丐,更夫,青樓中的女子,這些人的消息也極為靈通,乞丐與更夫能打聽到的多是市井小事,而青樓女子就不同了,好比京城中最大的青樓暖香閣,其中客人多為朝中官員或官家子弟,酒過三巡,言語中不小心透露出點什麼,那可都是大事。
不過青樓女子對于這些話,都是左耳進,右耳出,最多也就是放在心裡不會亂說,若誰不小心說漏了嘴,那可是會引來殺身之禍的。
盈兒到了京城後,花了三天的時間摸清楚了其中門道,尋了十幾個乞丐,讓他們每日在大街小巷中打探消息,晚些時候再統一将消息告訴她,她每日給這些乞丐一個饅頭。
她尋的乞丐都是些每日讨不到飯,五六天才能吃個淺飽的,如今每日一個饅頭,這些乞丐都感恩戴德,不過他們能打探到的,也不是什麼大事,但盈兒覺得事無大小,萬一哪件不起眼的事就有用處呢。
她又找到了京城内最有名的包打聽,下了個長期的單子,主要打聽朝堂和後宮之事,按事件大小結銀子。
另外還有幾名男子,家中娘子都在鋪子裡做繡娘,盈兒便讓他們每日去茶樓,酒肆,客棧這幾處地方,也不用做什麼,點一壺茶或一壇酒,坐上一天,聽來往客人們在談論些什麼,有哪些趣事,晚些時候他們來繡坊接自家娘子時,将今日聽到的消息告知她,她再一人給三文錢。
她也不怕這些人跑了,他們娘子在繡坊做工,是簽了工契的,更何況一日白得三文錢,傻子才會不要呢。
信的最後兩頁,是這半月來盈兒打聽到的一些事,蘇绾看了看,都不甚重要,隻有一條,嘉貴妃近來胎像不穩,皇帝體恤,特準她去京郊的皇家别院靜心養胎。
蘇绾心下暗道,如今京城的消息網已經有了雛形,等馬騰回了蘇州,再尋個傳遞消息之人,這情報一事,就成了。
“小姐,這些日子荷花開了,奴婢做了些新的點心,給您拿來嘗嘗。”墨雨進了門,手中拎着個食盒。
墨雨如今白裡日都在鋪子上,隻是偶爾會來給蘇绾送些新的點心,那兩個鋪子在她手上倒是經營的不錯。
蘇绾粲然一笑:“走,帶上食盒咱們去二嬸那。”
京城這事,二夫人幫了大忙,正巧墨雨做了新點心,蘇绾便給她送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