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竹林中。
一曲撫盡,蘇妙音将九霄收回琴囊。她看向去而複返的伊此笙,眉梢微挑:“此笙這麼快就回來了?”
伊此笙笑而不答,反問道:“妙音這是準備去哪兒?”
蘇妙音目光微凝:“出來這麼久,也該回宗去看看了。”
伊此笙緩步走進,擡手欲拂去蘇妙音肩上随風飄落的一片竹葉,她卻倏地向後退去。伊此笙指節蜷起,頓了片刻後将手收回:“你要走,我不會留。”
蘇妙音淡淡道:“我知道。”
轉身離開前,她終是道:“過去的伊清越,我就當自己從未認識過。”
風聲簌簌,伊此笙指尖畫出水紋陣法,将洞府布置複原,于竹林中獨自靜坐。
“若不如此,何敢言‘争命’?天道與人道交集,卻不能防患于未然,徒留瑕疵道隙,才會導緻浩劫。既然總要有個‘人道’,讓……來做,又有何不可?”
他的心魔之劫,終是沒過。
林讷行本也不确定伊此笙是否會出現,但他真的來了。
“天機不可洩露?”林讷行輕聲一笑,“洩露的都不是天機。”
既已等來了沈謙語和伊此笙,林讷行便将各處防禦警示陣法又仔細檢視了一遍,盡都開啟;再借由陸玉韬所給的炤冥犬毛将福地于内部封印,與外界徹底隔離開來。
除非有化神及以上高階修士至此,否則凡靈難以發現福地所在。
她此前所購置的辟谷丹,倒是能夠撐上一年半載。不過丹藥也有使用期限,逾期則丹效加速流失,隻留下效用未知的副作用,或者頑固難除的丹毒。
其餘丹藥,除了解毒丹和護心丹等,倒是皆可以符箓或法器替代。
好在臨走前,吳一餘給了她不少無需特意照料便能自行适應環境的靈植種子。這些靈植長成之後,除了可用于補元益氣之外,在林讷行平日還需服用的辟谷丹耗盡之時,也可以應急作為食糧。
其實在來到此地之前,林讷行還在靈境論壇發布了一則任務帖,收集到了不少地精。
這些地精都放在袋子裡以聚靈符養着,當被她随意撒在地上時,就快速紮根逃走了,現在也不知道在哪個光線充足、靈氣豐盈之地恣意生長着。
“但願阿語能夠早點恢複。”
沈謙語的靈力還是太過冰寒,雖然可以用木火調和,但他本身的修為就比林讷行高出一個大境界還要多,且現在人又處于無意識中,為免發生意外,林讷行便沒有貿貿然地施術幹預。
她用從白靈處交換靈材購置的鎏金靈盤為沈謙語先探了個脈。他的各處受傷經脈均已修複完好,靈力運轉雖仍滞澀虛弱,但至少已無暗疾。
确認好這一點,林讷行便回到了窗前,裁好符紙。這些符紙是由火靈藤制成的符基,可以增強火系符文運作。她隻繪制了幾張五行增強符用以助陣,再于雙息鎖上的空白符牌中嵌入一張聚靈符,協以聚火符陣煖照寒冰。
神魂與神識方面,自有玉珏和同心珠可以溫養安撫。而有這兩對物件協助靈契共振,林讷行便可以安全地淺層共感神魂契紋,在識海表層以神識牽引處于心魔劫中的沈謙語固守丹元,破障複歸清明。
隻是此法亦有兇險,林讷行的神識不能冒進探入太深。否則,若正好趕上沈謙語神志不清、識海敵意太強的時候,即會不自覺地絞碎進入他識海的部分神識。
每日的神識牽引之術,隻固定在日月出入交替的卯酉時分進行半刻鐘,同時需要借器中轉調和二人靈力。其餘時間内,則皆以乾元鍋聚靈輔助沈謙語丹田氣脈恢複為主。
一月後。
一日,林讷行正在繪制符箓,忽覺識海中闖入了一個靈團光點。
她筆下一頓,卻并未立即停下去探查究竟。這個氣息對她來說并不陌生,反而是再熟悉不過的。将整筆繪完之後,她才放下符筆,凝神沉念内觀識海,去尋方才發生的異樣所在。
各處都還算正常,隻是……
林讷行的神念凝滞在識海中突兀出現的白軟雲朵上,拉進靈視去看,才發現竟有個小童正靠在雲朵背後翻閱書冊——似乎是她從前做過的手劄?
至于這個小童是誰……嗯?沈謙語?
林讷行發覺不對,忙轉身去察看榻上沈謙語的情況。
然而此時沈謙語依然安靜躺在床上,靈力運轉也十分平穩。林讷行沒見過其他人渡心魔劫的樣子,倒也不明白此狀是吉是兇,隻是冥冥中的直覺告訴她,沈謙語正在好轉。
這時,她的識海裡忽然傳來一個聲音:“咦,這個人倒是與我的祖父長得有些相似,難道是父親流落在外的同胞兄弟?”
林讷行:……
她再仔細去看自己的識海時,卻忽然發現方才小童所在的地方不知何時已經多出來一個書櫃,他正往裡面歸類着不知從哪兒來的劄記冊子。
林讷行繼續耐心觀察,沒有出聲打擾。直至月華探窗,她才發現小童似是能将散在識海各處的記憶碎片歸置到雲朵中,又通過掐訣念真、将其提煉成文,才造出書冊。